“我眼看天下”,请先看清你自己
董藩
3、薛涌竟是早年北大的毕业生——“我眼看天下”认为这段话还是文理不通,那个“早年”,应该放在“薛涌”这个词的后边而不是“北大”这个词的前边。定语的语法意义在于限制和描写中心语。“早年”和“北大”都是“毕业生”的限制性定语,一个表示时间,一个表示领属。多项(多层)定语的排序的确有讲究,一般是同中心词逻辑关系越密切,越靠近中心词。如常规形式为“领属定语→数量定语→性状定语→特征定语→类属定语→中心词”,但有的定语的位置安排则相对灵活,如数量定语。时间定语与领属定语的位置排序没有固定格式,作者可根据表达的需要和习惯确定,“早年”、“北大”即是如此,顺序颠倒对含义影响不大。在我的表述中,即使将“早年”理解为“北大”的修饰语,也是没问题的,意指“前些年的北大”、“早期的北大”,这种表述比比皆是。如:(1)早年北大的沙滩红楼读书生早已无存(http://forum.netbig.com/bbscs/read.bbscs?bid=1&id=6355944);(2)梁漱溟这位早年北大唯一没有学位的教授(http://www.yirr.ngo.cn/indexH52.htm);(3)早年北大的熏陶应该算是基础训练吧(http://www.xslx.com/htm/xssy/xspp/2006-09-12-20356.htm)。
我不是学中文的,常常苦恼于自己的写作水平不够高,但“我眼看天下”的指责反而让我有了信心:原来我的写作水平不比学中文的差多少。他迄今为止20多年来挣的那“万八千”(注:应为“万儿八千”)的稿费,也只相当于我大学期间的稿费收入,或者相当于我现在两、三篇文章的稿费数量。我这样说不是想显摆自己的才华或者身价,只想提醒“我眼看天下”在语文知识方面仍要谦虚,仍要努力学习。随便择两段他的文章,大家看看表述不当甚至错误之处吧(注:以上蓝色文字为原文,红色为有错误或问题的地方,括号内粉色为修改建议)——
老婆见我整天忙忙乎乎、(应加顿号,他落了或者不知道)辛辛苦苦地写博客,有时也不免有点微词(应为“有点儿微词”),说:“整那(应加“个”)干啥?当吃当喝啊(应为“能当吃当喝啊”)!”每当这时,我虽然心挺虚(最好改为“挺心虚”),但是嘴(应加“还是”,有个语气顺接问题)挺硬地说:“那可说不准,谁知道哪块云彩上有雨啊!(应为“哪块云彩有雨啊!”)”
为什么心虚呢?因为博客(主语错误,应为“写博客”或“写博文”)对我来说,其实就是一大爱好,就像有些人好酒,有些人好赌,还有有(多打了一个“有”字?)些人好女(少打了个“人”)一样,博客(主语错误,应为“写博客”或“写博文”)对我来说,也不过就是消遣的一种方式(应该为“一种消遣的方式”)。但我要是直接这么说,老婆就不容易理解。我以教书为职业,许多年来,一直挣的是(状语位置不当,应为“挣的一直是”)教书的辛苦钱,虽然一直饿不死,但也绝对撑不着(表述逻辑不对,应改为“但也绝对没撑着”)。我一直给(介词使用错误,应为“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小人物,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罗嗦,与前面用词重复,应该为“自我期望值”)并不算太高,比如写文章吧,虽然打小就好这一口,有这个累(什么意思?方言吗?),所以(应该删去)许多年来也算是笔耕不辍,但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删去“自己”为好)可以凭着写文章能(能愿动词乱用,应删去“能”)养家糊口。这些年来东拼西湊,稿费虽然(连词位置不当,应为“虽然稿费”)总计也挣个万八千的(应为“万儿八千的”),但20来年了,要是指着稿费过日子的话,那我一家子不得喝西北风吗?(逻辑表述有问题,前面给出假设条件,后面应给出假设结果,如“那我一家子不早就饿成‘麻杆’了吗”——请不要介意这个比喻)所以说写文章对我来说,就是有一打,无一撞,写博也不例外,其实就是个玩,从来没指着能(能愿动词乱用,应删去“能”)通过它来挣钱。
至于“我眼看天下”对我文章中其他逻辑关系的指责,就更可笑了。鉴于本人时间宝贵,并考虑其在学生和网友中的形象,就不分析了。我只想对“我眼看天下”说:语法知识虽不多,也不难,我的确掌握得不好,不过你也仍需要“上下求索”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