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死朗读》:选择蔓延四十年

(2009-02-12 14:34:31)
标签:

生死朗读

伯格

全片

催泪弹

汉娜

娱乐

分类: 电影类

                   《生死朗读》:选择蔓延四十年

 

                        《生死朗读》:选择蔓延四十年

 

■文/慕容天涯

  看《生死朗读》这部电影之前,你会觉得这是部爱情电影。看过《生死朗读》之后,你会发现它想说的东西很多,超乎想象。

  少年之恋的故事往往带有如下鲜明的特征:首先,对方必是风韵无边的熟女。而少年则是首先从窥探衍生出情愫。当遭遇时双方天雷勾动地火般一拍即合。多年之后感情中止,少年仍难忘怀,甚至永生难以泯灭。

  影片的在前半段被处理为两条叙事线索相互交织。一条是凯特•温丝莱特扮演的中年女人汉娜•施密茨,遭遇了生病少年,由大卫•克劳斯扮演的迈克尔•伯格后。双方的故事遵照着以上的凡此种种规律发展着。另一条,则是由拉尔夫•费因斯扮演的成年伯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忆不止。并在回忆之外,一点点的接近当年的事实真相。最终在影片中段,让回忆与现实交织。大卫•克劳斯谢幕,拉尔夫•费因斯接班演绎与汉娜的情缘。

  从以上的种种看来,没有不妥和不同。表面上这就是一个爱情的故事。爱情故事这一段落里,伯格是无比快乐的。所谓“朗读”往往隐藏在欲望之后或者在交融之前。而汉娜的欢愉也显而易见。它很容易给你错觉,只是他们会不合时宜的相爱,只是简单的想让这爱化为催泪弹。或者说,这故事仿佛只有爱情的探究与选择。

  因为原著的平铺直叙,所以电影的前半部分很容易使观者有较好的代入感。但是,看似“简单”的一本原著里却隐藏了少年很多的想法。关于老房子的絮叨、街道的回忆,包括种种看似零碎乱七八糟却写实的古怪想法,在电影里都不见了。前半部分的影片里仿似只剩下了那个勾人心魄的镜头为代表的情感与爱恋。特写镜头里的汉娜专注的套着长筒袜,这是所有少男被秒杀片段的惯用伎俩。不需挖空心思的回想那个西西里炎热夏天的男孩故事了,单是回忆张一白凌乱的出租车失踪案里的莫文蔚,你便知道这个动作的经典意义之所在。貌似光晕丛生的汉娜可谓动作专注,而比她更专注的迈克尔则在渐渐“阴郁”的配乐里毫无顾忌般的抬起头,表面上不动声色的凝视。然后温丝莱特的表现好得很好:疑虑、若有所思,抬头对视。

  男孩惊慌失措般的逃跑,好奇开始暗害猫。

  这是我们熟知的少年故事,虽然它上演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却依旧相似且引人关注。

  只有当一段段的朗读声响起时,故事的第一部分,才区别了以往的所有相似桥段。但是当汉娜在迈克尔的怀里哭泣时,这一切似乎有着隐忍不发的意味。因为,单看这段爱情,你不晓得这朗读带来的一切会是多么的沉重。

  于是,当汉娜在法庭上面对那本薄薄的空白便签和一支铅笔却无动于衷时,残忍的现实出现了。到这里,所有第一部分,那只是少年与美妇人的恋爱已经不再具有戏剧性的魅力了。全片的所谓意义高潮带来。汉娜的选择是全片的“意义深度”上的高潮片段,而不是戏剧冲突的高潮。在这个选择开始时,汉娜过去看守身份下之艰辛选择,被不断变换机位的摄影和演员恰到好处的表现展示得淋漓极致。被告席上的女人们种种不好琢磨的表情,法官或者激动或是职业的面容,迈克尔越来越低的头和涌出的泪水,还有汉娜那无知却近乎坚毅的表情。称其坚毅,是因为在职业的角度看来,她遵照了自己的法则,是为“秩序”二字。说起无知,是因为在道德的拷问与现实面前,她毫无疑问的成为了直接或者间接的谋杀者,这是事实。

  不过,当下一个直接与间接的选择到来时,汉娜做了一件可以被多数人无法理解,且反复议论的事情。一边是自由,一边是尊严。这个选择看似不动声色却令人完全的震撼。她的一切仅仅是为了可悲却可敬的尊严,放弃了自由。

  其实在这一部分里,当迈克尔在泪水中回忆汉娜那故作轻松的喜欢听他读书的话语,回忆起每一段故事的朗读不止,回忆起汉娜点菜时面对菜谱的随意,答案已经在浮出水面。

  从这一刻起,故事再次成为了爱情电影,主题的探讨宣布被隐藏。

  也即是说,《生死朗读》的故事如下:前半部分的迈克尔少年时代,是单纯的“少年恋”故事,朗读埋下线索。而中段,则是全片的意义高潮,尊严和自由的选择在这一时刻被拿到桌面上探讨。法庭戏作为外在形式展现选择的艰难,给出汉娜的黯淡结局,一生保有尊严失却自由。等到这一部分结束,“朗读”的意义,也即汉娜不识字的真相开始揭开面纱。故事重归爱情的主线,出现戏剧高潮:双方多年后的相认。

  为了重归爱情主线并感人肺腑,影片安排了“朗读者”的二次出现,比起少年时代朗读的快意和锦塌之爱,这相隔了多年之后的朗读更像是一次人性的拷问。当时光不再,当岁月流逝,简单的再问一遍:你是不是还爱着那个人?平行蒙太奇的剪辑里,不断出现的多轨音效,汉娜按下放音键时与迈克尔开始朗读的刹那交汇,一个熟悉的声音,一排整齐的磁带,一段感情的延续。这一段落写意且流畅,人们惊讶于伯格的执着,感怀于他的不离不弃。但却渐渐的发现了端倪。汉娜拿着那本小说开始意识到什么,找到一个“the”之后疯狂的圈写起来。

  当真相完全揭开,你便不再忍心去观看谜底外的爱情故事结局了。汉娜与伯格再次相遇时,大卫那种不自然的表现很真实也很无奈。导演史蒂芬•戴德利这个时候很残忍的让这个穿越了烽烟和战火,被时间磨砺甚至蹂躏的故事真实,也残忍到了终点。其实当汉娜满头白发的背影在一排排空荡长椅的映衬下独坐出现,故事就已经到了催泪弹的级别,更不用说凯特温丝莱特好得不需再被称道的表现了。

  片子里的很多细节值得称道,有轨电车隆隆试过的城市,镜头中的即景清冷压抑。漫天飞雪中,迈克尔在探监的途中想起了什么,慢慢停住脚步转身离去。火车穿过隧道,时光荏苒间故事转换了时空,男孩瞬间老去成为男人。汉娜和伯格一直都在选择,前者选择自由或者尊严,后者选择爱情还是世俗。故事本身也在选择,替他们选择秩序或是道德,或者是超越这些选择之上,选择温馨还是残忍到底。

  人人都爱选择题,但不想这么残忍。

  可许多年后,这就是经典。

  汉娜•施密茨,这个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女人,在36岁遇到了15岁的少年迈克尔•伯格。男孩由于黄疸病的突发,正坐在老房子的过道里呕吐不止。她动作麻利,且有些粗暴的替他洗脸,冲刷过道。并且冷冷的称其为“小家伙”。

  第二年的春天,选择开始了。


 

个人博客首页 慕容天涯的海葵 欢迎光临

 

春节档期系列

 

春节档系列之二:《澳洲乱世情》:准史诗分水岭        澳洲没有乱世佳人

春节档系列之一:《游龙戏凤》:港版诺丁山            人人都爱灰姑娘

 

奥斯卡战线系列:

 

奥斯卡系列之六:《摔跤王》:失败与伟大                09年最爱的影片之一

奥斯卡系列之五:《换子疑云》:真相只有一个            安吉丽娜·朱莉的温情一面

奥斯卡系列之四:《生死朗读》:选择蔓延四十年          少年恋上美妇人

奥斯卡系列之三:《革命之路》:假如巨轮不沉没          十一年后的杰克和露丝

奥斯卡系列之三:《本杰明·巴顿奇事》:逆行的时光列车  布拉德·皮特的返老还童故事

奥斯卡系列之一:《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异国伤心辞典    2009年第66届金球奖最佳影片 

 

贺岁档期系列:

 

贺岁片系列之九《疯狂的赛车》:喜剧片救世主      不仅仅是好喜剧,更是好电影!!!

贺岁片系列之八: 《赤壁》(下):无题的大片里程碑? 电影只是电影

贺岁片系列之七: 盘点:《叶问》的七个精彩瞬间     许多年之后,这便是经典

贺岁片系列之六: 《非诚勿扰》:冯氏喜剧的浪漫回归  人民需要冯小刚!!!

贺岁片系列之五:《叶问》:属于甄子丹的经典        当甄功夫遭遇咏春

贺岁片系列之四:《女人不坏》:无关女人的疯狂喜剧  三面娇娃的都市爱情秀

贺岁片系列之三《梅兰芳》:最好的陈凯歌?        这只是正常的陈凯歌

 

博客文章个人原创,约稿请联络

QQ:    314393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