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2月21日新浪博客头条文字链接
盘点:《叶问》的七个精彩瞬间
■ 文/慕容天涯
刚刚过去的一周内,第二次观影《叶问》。(第一时间影评参见拙作:《叶问》:属于甄子丹的经典 )。当时《非诚勿扰》还没有上档。不过现在冯氏喜剧的一切已经是铺天盖地般涌来了,把《叶问》和《梅兰芳》几乎“赶尽杀绝”。
再看《叶问》,依旧激动,七个瞬间的一些杂感,与同好此片的各位共同回忆。
再观《叶问》瞬间杂感之一
关于樊少皇的金山找

这个演员的复活,是本片的一大惊喜,在造型上,樊少皇很成功。粗犷豪放,身手硬朗。影片上映之前,从预告片的那个转身一脚的力道来看,练武之人的身手之绝妙依旧无法被普通明星取代。
在这部片子里,他大部分时间是叶问的双雄模式下死磕对手,不过很不幸由于剧情落于下风。其实,除去打斗中的攻势凌厉外,他的防御和躲闪,以及多次中招后的撑地转身化解力道等细节,要比之攻势要来得更难。
而每当幽默出现的部分,樊少皇的表情动作也拿捏得很到位。那个被叶问用鸡毛掸子教训后,一面护着屁屁,一面委屈的表情和不服兼有实在是到位。对于金山找这个人物,很多观众的愿望是希望他能在后面受感化,改邪归正与叶问联手抗敌。的确是这也是传统功夫片的路数,不过《叶问》中金山找却一坏到底,实在很意外很精彩。
但愿这是他在《青苔》之后的一次新转机,有很多他出场的片段,那个气场很足,在踢馆时,一系列的打斗都是胸有成竹的体现。
再观《叶问》瞬间杂感之二
“一打十”为何激动人心
“一打十”这个段落,之后必然会与《醉拳》的结尾大战,《精武英雄》的陈真与船越武夫对战,和《冬阴功》的只见狠辣的“百人斩”一样,成为功夫迷们津津乐道的场面。
为何会精彩?以及激动人心?
激起这个片段观影者的情绪,是打斗之外的一个必要的要素。于是,多重铺垫的情节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打斗发生的前提是武痴林的消失。当然,那场戏里三蒲的第一次起到了惊艳的作用。于是,叶问的找寻带来了接下来的一切。而廖师傅的出场一打三失利,中枪死亡,则成为了直接导火索。最后,李钊的那一拦。叶问的三次“开门”,一次比一次低沉的语调和声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那个长相猥琐的少佐,便是侧面的烘托了。那种不屑一顾与欠扁的表情的都令人更加的怒不可遏。
说到这一段的打斗,快镜的运用是精髓,但是如何用也是个问题。一秒数拳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如何被夹杂在打斗过程中使用。重复这个过程,除去第一个龙套小日本被顺秒踏上一只脚外。那个一脚踏折腿的镜头起到了震慑的作用。倒数第四个和第二个都是很惨的被快拳搞定。而最后一个貌似“王宝强”的家伙伴着慢镜头的挣扎与鲜血喷涌时,暴力就不是问题而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了。
由此可见,这个段落是有始有终的一场戏。从叶问的上场,到场内外人物的互动,直到结束后三蒲的问话时,那句“我只是一个中国人”的点睛之笔的升华。文戏其实一直并非消失,而是隐藏在武戏之外推动着情绪的起伏跌宕。
不过,很“讽刺”的是,创作过《七剑》和《墨攻》原声音乐的日本作曲家川井宪次对这一段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依旧没有好的原声音乐人吗?理性的分析,其表现比久石让在近年来国语片中的跨海助阵,以及《画皮》里藤原育郎的敷衍要好得多得多。这个段落的主题音乐之精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主题音乐的快节奏版本演绎,用作打斗时的配乐。二是在叶问转身说出那句话时的瞬间磅礴,令人印象无比深刻。
再观《叶问》瞬间杂感之三
叶问的落寞离去
大爱这个段落,它发生在激烈的战斗之后。显得无比的落寞和伤感。
这条街的一切都物是人非了。叶问打斗结束,拳头上带着伤痕。离开廖师傅的家在缓步走回自己的家去。甄子丹在此片的中表演,与其说是刻意的“收”,倒不如说是一种深刻的体会。首先,叶问是个武者的同时,也是一个阔少。从之前玩金表,饭后的香烟等细节便可看出。而落寞后的为了生计去挖煤等片段,将其打回一个凡人的状态。于是乎,这个片段,其实是叶问作为凡人的无奈释放。
或者说,叶问一直是个凡人。
于是,当日本军车从后面驶来,他在自己的土地上却不得不退让时。几乎没有办法言说的那种表情,是无奈和落寞的。作为凡人,叶问不知道到哪里去,乱世中的他也只能是坚定的,让自己的脚步走好自己选择的那条路。
而显然,叶问此刻没有作出选择,他只在选择之前的一刹那。
再观《叶问》瞬间杂感之四
家
叶问的家庭,是片中所表现的另一侧重点。
由于是一部功夫片。所以很多“文”的细节都在“武”之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我们评价好功夫片时,也会对“过武”的设计嗤之以鼻,称其生硬。而如果要成为经典,文戏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与妻子永成和儿子相处,是通过片中的几个场景和细节共同塑造的。扮演妻子的熊黛林从头至尾都显得干净素雅,虽然发挥的空间不大,却也有些亮点。在武痴林遇到踢馆,上门找到叶问的段落里,对其有过一个特写。那就是客套的笑意在武痴林走后,瞬间化为冰冷的表情。而令叶问无法练功的那四个“老婆大人”和叶准的画,便是一直以来的道具细节呈现了。
在叶问的打斗中,那个冰冷的烤红薯成为了给家的最好慰藉和牵挂所在。整部片里,甄子丹扮演的叶问最长的一段台词,也是一打十后回到家,妻子上药时的那段独白。对话从自己的感悟始,直至将“世界真的很渺小”作为终结,倒也算是叶伟信电影里少有的人生哲理论大篇幅呈现了。
而片中叶问的家里,一直贴有有一副破旧的红色几乎褪尽的对联。等到DVD出现时,我们可以好好的重新记忆一下上面的内容。
再观《叶问》瞬间杂感之五
工厂打斗

片中的这段打戏很不幸,被夹在“一打十”的提前高潮和结尾正邪PK之间,显得有些画蛇添足。而动作设计也被人诟病。
再看之下,发现一个问题。这个段落的动作设计,有点噱头大于实质之感。前者的工人练习咏春,已经在第一篇文中提到过,是娱乐的必须化。因为这片子不是传记不是史诗,导演需要添上一些东西才可以更“好看”。而除去群站时的热闹,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这便是叶问将咏春传承的开始。在影片的前半段,清泉的儿子光耀,一直要学习做第一个叶问的徒弟。而李钊更是身先士卒的将“叶准”成为师兄。那时候,叶问是不想传授武艺的。
但是这一切在棉花厂改变了。
有一个假想的场景,那就是叶问出场时,可不可以用一个完整动态长镜头去表现?他可以在人群中一路杀来,不过那样子有可能成为《老男孩》窄巷激斗一般的“工巧”了。容易喧宾夺主。在斧头帮的表现上,洪金宝和梁小熊选择了无伤整体的,将镜头生理不适感剔除的表现方式,一直没有出现血腥和伤口。于是,叶问棍术,就成了最后的一个看点。金山找和沙胆源的分击左右后,叶问的兵刃之“长”的钳制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后来的慢镜特写,就有点取巧的嫌疑了。
不过,金山找中招后的耳鸣声效放大,倒是和片中他在第一场踢馆时,亮相的那个声效一样的不错。这在同为今年上映的《功夫之王》这部影片里,成龙耍“虎拳”片段时也玩过。是很好的功夫电影小花招。
再观《叶问》瞬间杂感之六
风筝

风筝是片中出现的第一个道具,断线落在叶家大宅,引发沙胆源捡风筝时,窥见廖师傅的上门比武失败。
沙胆源这个人物的出现,让片子里随波逐流的人物,也即是小人物的不幸被得以呈现。在开篇,他是一个简单的配角,通过争吵引发李钊出场。而后来,他加入匪帮,与金山找的强势和天生“邪气四溢”不同。路虽然在眼前,他的选择在乱世下无法步向正规而迷失了一切。
这个段落发生工厂大战结束后,与其说黄又南的表演算是到位,倒不如说是这个人物的一切很合情合理。他忙碌的,不服的面对一切,殊不知是一场错误。于是全片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出现:叶问递过铁盒,说出“每个人要走的路,都是自己选的”这样的箴言。沙胆源得知哥哥的死讯打开铁盒见到风筝良久的哭泣。镜头开始横移,给出工厂外的全貌。风筝飘远,终了。
而与其同样不幸的人是李钊,这个人物有着太多的无奈了。当他带着满身伤痕回到家时,面对家中残疾的哥哥,和一家老小的盼望时,让你对他恨不起来。而当每次翻译时委婉的为国人开脱时,你又不知道这是悲是喜。林家栋的表演刚开始有点浮,但是考虑到人物的身份倒也契合。不过后来的表现就渐入佳境了。最后的结局貌似是被群众误认为是对叶问放黑枪的凶手,以致被杀。(说句题外话,我觉得这部戏中的林家栋接近年轻时刘德华的气质,不知是不是被后者的长期熏陶所致。)
而沙胆源和李钊不是不想选择自己的路。只不过是他们错过了一时,毁掉了一世,成了风筝。
再观《叶问》瞬间杂感之七
结束还是开始?
影片的最后对决之前,池内博之所扮演的三蒲将军和所有热爱中国功夫的日本傻青年一样,跑去向叶问讨教。
很多人会说,这两个语言不通的家伙,在说什么?其实从叶问的表现和三蒲的貌似虔诚里,你都可以窥知一二。武学的交流在影片中被仇恨和家国情怀彻底中止,趋近为零。而在叶问那里,独白的一切都很快意和简单。
“你们不配学习我们中国的武术。”
上场前,叶问与那个嚣张跋扈的佐藤少佐对峙过,在黑暗的走道里,一步步的步向擂台。而清泉带着他的孩子老婆在逃亡。叶伟信选择了不给出结果但是给出线索的方式去处理这一切。当清泉的面部特写结束的一刹那,貌似任达华的眼里有些值得玩味的东西,于是他们回来。当佐藤少佐在伸手摸向手枪时,你知道结尾一定会响起枪声。而中间,没有再次暗示诸如此类的细节之后的走向何在。于是,“假突如其来”换来“真合情合理”。妻儿来到现场,枪声按时鸣响。
这一战很短促,这也似乎是所有甄子丹作品的通病。不过大BOSS被杀后,甄子丹作品还喜欢峰回路转。《杀破狼》与洪金宝PK结束后,港版的意外轮回还历历在目。而《导火线》这场与邹兆龙的史无前例的惨烈对决中段,就加上了老母亲貌似画蛇添足的出场。于是,当他结束战斗后的一切,就值得玩味。
有人说,这个时候,叶问的故事在宏大的群众意识里结束。还有人说,这个故事貌似接近开始。
但是。叶问的身手,武学,打斗,传承,不屈,都随着影片的终结暂时告一段落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有这样的电影,令所有喜欢功夫电影的人去激动?答案还是在明天?第二部的叶问?更多的李小龙般的传记?我们还有多少民间英雄?功夫电影的新出路呢?
甄子丹,叶伟信,功夫拳脚,电影本身都给不了你答案。我们能做的,只有欣赏,和期盼。
而我为何喜欢《叶问》?还是那句话:
每个人要看的电影,都是自己选的。
个人博客首页 慕容天涯的海葵 欢迎光临
春节档期系列:
春节档系列之一:《游龙戏凤》:港版诺丁山
人人都爱灰姑娘
奥斯卡战线系列:
奥斯卡系列之三:《革命之路》:假如巨轮不沉没
十一年后的杰克和露丝
奥斯卡系列之三:《本杰明·巴顿奇事》:逆行的时光列车 布拉德·皮特的返老还童故事
奥斯卡系列之一:《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异国伤心辞典
2009年第66届金球奖最佳影片
贺岁档期系列:
贺岁片系列之九:《疯狂的赛车》:喜剧片救世主
不仅仅是好喜剧,更是好电影!!!
贺岁片系列之八: 《赤壁》(下):无题的大片里程碑? 电影只是电影
贺岁片系列之七:
盘点:《叶问》的七个精彩瞬间
许多年之后,这便是经典
贺岁片系列之六: 《非诚勿扰》:冯氏喜剧的浪漫回归 人民需要冯小刚!!!
贺岁片系列之五:《叶问》:属于甄子丹的经典
当甄功夫遭遇咏春
贺岁片系列之四:《女人不坏》:无关女人的疯狂喜剧 三面娇娃的都市爱情秀
贺岁片系列之三:《梅兰芳》:最好的陈凯歌?
这只是正常的陈凯歌
博客文章个人原创,约稿请联络
QQ:
3143932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