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月十五:童年的小面灯

(2011-02-17 18:17:00)
标签:

杂谈

217,农历正月十五,兔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谓“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看着各地博友们相继发出的节日靓图,不禁感叹到我们民族民俗本身的一种恒久和明亮,以及传承过程的壮丽跌宕。毕竟,元宵节挂灯的习俗,据说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承载着古往今来无数国人对于丰收和团圆的企盼,年年都会有人唱起”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红灯照,照人间,照出全家福,照出太平年……

 

红灯照,暖心田,灯笼牵出逝去的童年。不知不觉间,我又忆起了童年家乡的小面灯。面灯也叫面盏,是用面粉做的各种形式的灯盏。根据我的家乡黄淮一带的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火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百病。那时家家户户都很贫寒,古代也不可能有电,过节时元宵节蒸灯就流传了下来。年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根据家里人口的数量,为每一位家庭成员按属相制作一盏面灯;同时,还要捏12盏碗状的面灯,每盏面灯的边缘捏上精致的褶,一盏灯代表一个月份,然后放在笼屉里蒸熟。哪盏面灯里存的蒸馏水较多,就意味着这盏面灯代表的那个月份会有较多的降水。黄淮地区,常年气候干旱,人们常为了雨量少而发愁,用面灯来占卜,大概寄托了人们对来年丰收的希望。

正月十五当晚,农村里就到处星星点点,呈现出灯光和笑脸的海洋,这是物质匮乏的传统时代的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之一!家里的妈妈把裹着棉花的火柴杆插入面灯里,再往面灯里加上熟食用油,点亮了。那些制作成各种属相的面灯要安放在家里的各个角落,如,点亮的狗形面灯要放在家门口,让它保家护院;点亮的鸡形面灯放在鸡栅边,祝愿自家的鸡多生蛋不生病;猪灯被放在猪圈旁,祝愿家畜兴旺;龙灯要放在粮食囤上,祝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那些碗状的面灯则成了孩子们手中的玩具和快乐之源。按照家里大人的吩咐,要先拿着灯分别绕井台转一圈,谷仓转一圈,院子转一圈,剩下的时间,就是孩子们在村里“以灯会友”的时间啦!那时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过年的新衣服依然光鲜,全村的孩子们分别端着自己的面灯凑到一起,相互比谁家的灯做得好、谁的衣服漂亮……其实,孩子这么喜欢面灯,除了热闹新奇,最重要的一点是面灯很好吃(嘿嘿,至少我小时候是这样!)面灯点过之后,玩得也已大致尽兴,面灯就可以吃了。这时的面灯已经被油浸透、被灯烤的焦黄焦黄的,吃起来特别香!在缺油少面的年代里,能吃上香喷喷的面灯,那种享受绝不亚于现代人的一顿大餐。所以,点面灯是孩子们最期盼的时刻,而吃面灯又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了。

 

农历正月,冬天远没有退却。而在屋内、庭院各处点燃面灯,里里外外亮亮堂堂,带来一派生机和暖意,仿佛一冬天的寒冷都融化在这小小的面灯里了,让大人孩子都对新生活充满了憧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