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残会:从苦难中凝聚美丽的汇演
(2010-12-07 09:22:20)
标签:
杂谈 |
一个筐筐,一个花瓶,一个食品袋。
几枚苹果,几个皮球,几枝花。
要把后面几样东西分别放进前几样容器里,怎么搭配?
您一定会觉得这太简单了,不费吹灰之力,不会做的是菜鸟。可是的确有人不会,他们是智障孩子。这归纳放置的游戏,对他们并不那么轻松简单。因为,让他们集中注意力,这本身就不简单。
这是我10多年前在太原市北城区一家培智学校观摩到的一节课,上课的孩子最大10岁,最小也已经7岁。他们刚刚入校一个月。游戏进行得还算顺利,只有一个孩子把苹果投进了放皮球的筐子, 幸好田老师微笑着,及时阻止了他,然后指导他纠正。然后,他们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先后动用了好多种教具,才算教会他们认识“1”,口诀是:1像铅笔细又长。
当时那位何校长告诉我和那天在场的同学们,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大部分去了福利厂、缝纫厂、纸箱厂一类,也有的当了公交车售票员。但是他们当时还没有一个学生能够上中学,他们正在努力实现零的突破……
多少年过去了,我逐渐淡忘了那一幕场景,因为在广州的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我的记忆由此复苏,并且展开更多联想……
“残疾不是某个人的错,残疾是人类繁衍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而又不得不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就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风吹过,雨打过,总会有残损受伤的树叶树枝,但我们同样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我们渴望阳光雨露,再展新枝!”
这是我偶然中认识的一位残联领导的的演讲,我衷心地佩服他的毅力,他的阳光。将近30年前,他在意外事故中受伤,从多姿多彩的世界一下子坠入了漆黑的深渊。在撕心裂肺的痛苦中,他的决心没有被泪水和怨恨湮没,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山西省的一所盲人中级卫校。他被分配到一家中医院,精湛的医术,让慕名前来的患者络绎不绝。但是他并不满足,在接触到“康复”这个词后,放弃中医院的工作,投身残疾人康复事业,从15平方米的简陋小屋、两张按摩床干起,直到后来成为某康复医院院长、全省的自强模范等等。他是一名透过眼前黑暗找到心底光明的盲人,他的医院里残疾人和健康人都有不少,每个残疾人都一样恋爱结婚,他帮助他们介绍心眼明亮的健全人,为了下一代更健康!他一次次在从生活丢给他的粗陋的碗中,饮到了芬芳的甘露!
还有他,我的一位校友,我是在毕业典礼上才第一次见到他的,看到他作为一名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毕业生被授予学位,我和我身边的所有人都激动地为他鼓掌欢呼!我想起来一个故事,跛秀才金殿面试,皇帝故意出了上联为难他:“跛足登山,且拜且叩,亦难攀上龙虎榜。”没有想到,秀才微笑以对:“半月行空,忽明忽暗,终能举起乾坤灯。”我没有讲出他的故事,而旁观毕业典礼的小女儿,那时刚刚二年级吧?回家后竟然写出一篇日记,题目叫《化蛹成蝶》,描述了现场给那位一瘸一拐走上台的博士同学的不一样的呼呼和掌声……
还有她,一位1990年代的访问学者,放弃国外教学和在美国与儿子一家团聚的生活,在京郊创办学校,探索智障人的职业教育。10多年过去了,她的智障学生可以演童话剧,写长篇小说,做各种各样健全人未必能够胜任的事情……
他们都是在苦难中坚强奋斗,努力把苦难变得美丽;他们都在用行动,用拼搏、坚韧的精神诠释着“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精神。让《千手观音》的表演拉近我们和另外一些同胞的距离,让亚残会、残奥会、特奥会一步步光大,让《感恩的心》,成为我们牵手这个弱势群体中每一个人时,心中自觉响起的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