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出行 这个假期咱不添堵
(2010-09-28 17:30:20)
标签:
杂谈 |
国庆在即,黄金假期,谁都希望自己出入高效,乘坐或是驾驭的交通工具能够再快些。其实每到这个时候,反而是选择低碳出行更经济、高效一些,至少比自己驾车,见缝插针,彼争我抢高效。道理很简单,不择手段、争先恐后的直接后果是集体心理失衡——凭什么他违章讨大便宜先走,我遵章反而一再落后?于是大家都抢,越抢越慢,越慢越抢,导致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开车度假为的是全家出去放松,到自然界里洗洗肺透透气,如果因为堵车影响了好心情,难得的假期怎么愉快得起来?不如趁着长假里时间充裕,从骑车或者乘公交就开始放松,一路“逍遥游”。个别远郊景点不通公交,那就中途再打车,也比一路自驾更放松啊!
其实,早在今年春天,北京市有关部门就召开过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缓解拥堵的十大具体措施,其中的“自行车辅助出行”和“优化公交服务”等措施大部分人都很赞同。因为这2项措施既低碳环保又缓堵,还锻炼身体,是一举三得的好办法。城市交通拥堵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对于北京,一个十分明显的原因,就是北京的车实在是不少,人实在是太多。家里买了汽车的人,习惯每天“门到门”的出行思路,实际上您想想,再四通八达的路线装下400万辆车,也像吞吃了太多食物的饕餮者,不可能灵活到哪去。如果车主们再边开车边斗气,还可能引发其他事故。据说,在城市交通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车,但他们的私家车多数用于周末到郊外度假或应付紧急状态,平时上下班多以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为主。而在北京,人们把私家车作为上下班、接送孩子等日常项目的代步工具,加上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相对欧美国家,我们北京每天的车流量,他们都没法比。一旦赶上雨雪天或者假日头尾,不堵车才是怪事呢!而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22日中秋节,刚好也是世界无车日,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北京等116城市设立无车区,不少城市通过发短信等方式号召市民低碳出行,采用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等绿色交通方式,结果,平常那些堵王路段,居然高峰期无拥堵,观念的疏导何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