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要走了 城市文明还在路上……

(2010-08-26 14:34:15)
标签:

杂谈

今天在网上拜读了著名华人学者、纽约大学 终身教授熊玠关于参观上海世博会的文章。作者表示:“这次上海世博会强调‘文明’是对的……,如果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上普遍受到尊敬的大国,必先有能为世界尊敬的国民。起码要能与国际水准相接。”熊教授在高度赞扬上海世博的辉煌的同时,也指出了民众的若干不文明现象:譬如国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公共场合吸烟、街道上吵架、高嗓门讲手机、排队插队……这触发了我曾经亲历的一些回忆。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一个山区农村的党支部书记。作为土生土长的村庄的儿子,他的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村里的老人,哪个不是看着我长大的?李大娘给我擤过鼻涕,张大爷帮我系过鞋带,王二婶年年给我攒着几个红枣核桃……在这样一个村子里当官,我跟谁摆谱?

还有一次,一位当记者的朋友说起富士康事件,他说郭台铭在山西的工厂不会出N连跳,因为那里是他祖籍所在,他不会让老家人戳脊梁骨,挖祖坟。我知道所谓N连跳根本不是郭台铭一人足以掌控的,但还是对这番话印象深刻。因为这样两个人的话,让我对乡村文明固有的秩序加深了印象——传统的秩序是毛,宗法制度,熟人社会是皮。而这些在城市里很轻易被淘汰掉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景象:

下地铁换车的时候,因为路远,没有谁愿意让座。一个小伙子给他父母占了两个位置,结果他只守住一个,另一个被人硬生生抢了去,于是,差点打起来。还有一回竟然真打起来了,两个男的,一个被抓出了鼻血,嘴里不停骂着孙子孙子,一个脸色铁青,幸好被同伴拦住,没有再冲上来。而车厢里有人看热闹,最后还是售票员和几个自觉的乘客一齐劝告,才不了了之……还有一回,两个姑娘因为抢座位吵了一路。她们的词汇相当乏味,彼此教训对方一点儿素质都没有。

城市就像一台贪婪的抽水机,抽空了宗法制度、熟人社会对于人们公德意识的约束力量,那么多生活在其中的人,无所顾忌,尤其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只听任最原始的丛林法则发挥威力,地铁上假装打瞌睡的女孩还算得是伪君子,而那么多旁若无人,售票员招呼也对身边老人视若不见的,应该是真小人吧,据说在今天,就因为他们比假装打瞌睡的更真实,所以拥趸者众多……

所谓“礼失而求诸野”,回头看看,在城市人眼光不及之处,在偏僻的乡村,反倒仍旧是教化施行之地。但是,这绝不是说,我们为了尊老爱幼、恭谦礼让,而要抛弃城市生活回到乡下去,而是想要明白:在21世纪的中国,在日益现代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们生活的“城市”这张“皮”上,怎么种植下现代文明的“毛”,并且让她越长越密越长越美,把曾经密布的斑秃般的城市文明荒漠地带改造成浓密的文明之荫!这样想来,在今天,要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心愿,城市发展了、道路畅通了、生活富足了,之后,就该看文明的绿荫的覆盖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