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的上海 承载着乡村的梦
(2010-05-12 08:48:42)
标签:
杂谈 |
前两天,刚参加完某所知名中学小升初选拔的女儿问我“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让生活更美好?”原来这个学校的常识题里有个填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是啊,如今这些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早已把水电暖、手机公交互联网、快餐公园图书馆当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部分,确实对这样主题不会产生多少深刻的印象。然而,这倒不由得让曾经生活在农村、成年后步入城市的我再度回忆起身处农村、把城市想像成神话里的天堂的童年时光。那时候,我们一大家子人就属姑父见多识广了。他因为工作关系走南闯北,每每听他眉飞色舞地谈起北京的地铁、上海的摩天大楼,让没有出过远门、连县城都很少去的我们心里痒痒极了,多么盼望自己能够亲眼目睹大城市那令人惊异、赞叹的繁华啊!有时姑父回来时捎给我们一点礼物,不管是给女孩的新衣服,还是给男孩的电子表,都在我们这帮小字辈中引起强烈反响——城里生产出的东西,是精致啊!妈妈曾经比照着来自上海的衣服裁剪绣花做衣服,伯伯和堂兄搜集各种配件试着组装收音机、台灯,末了还是止不住地遗憾:“还是人家大城市流水线上生产的东西精细啊!”
如今,当年的小字辈们个个也都为人父母了,当年那些只在地理书上、人们嘴里有所见闻的城市,与我们都近在咫尺,甚至就生活在其中。经历过童年的乡村生活,我们那么珍惜城市生活的便利和工业文明、文化科技高度集中所带来的创新与变化,虽然我们也时常带着自己的小字辈回乡体验一点稼穑的辛劳,但是这已经是现代人美其名曰的采摘、DIY等等啦。时代总是向前发展的,城市天然汇集了人们更多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因此焕发着无限的创造力,给城市文化带来无穷无尽的新变化。尤其是今天,类似于金庸的武侠小说出现了消解武侠精神的韦小宝,城市甚至催生出反城市的现象,都市白领喜欢节假日到远郊品尝农家饭菜,厌倦了网络种菜偷菜游戏的人转而到乡间寻觅现实版的开心农场……这与其说是对于城市文明进步的怀疑和消解,毋宁说是城市文明非同寻常的开放与包容性之所在,并不是对于城市文明的否定,而是代表着城市的自我反思和批判,往往意味着,城市文明,在向着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多元互补繁荣共生的明天探索……
人类迈入21世纪的今天,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70%以上的城市化率相比较,我国的城市化只有大约43%的比例,大多数的国人依然生活在相对贫困落后的乡村地区,依然充满着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和渴望。我常常想,上海市在世博会15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将主题确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对于那些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外国人来说,对于那些甚至过腻了城市生活、追求逆城市化运动的外国人来说,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是,这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那些刚刚摆脱了千年的贫困、憧憬着城市生活梦想的中国农民的最强烈的心声,也是致力于中国城乡协调发展、农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中国政府的满心热望!
当然,人类城市的历史和上海世博的展示也向人们昭示:乡村是城市的昨天,但城市不是对于乡村的简单否定,而是要和谐共生,取长补短,让更多人在城市的屋檐下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