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北京奥运会安全检查的种种措施的报道,感觉真是怪繁琐的,特别是地铁里不能拿饮料——那着的饮料要开瓶试喝检查,搞得我前几天有朋友在协和医院住院,在天通苑买好了一箱牛奶去看看病人,不明白现在的地铁规则要不要一袋袋牛奶全试喝一遍,只好放弃坐地铁的念头,改坐803公交车到协和医院了——到现在我还不明白,这牛奶算不算饮料的一种?总之,感觉今年的夏天真的好繁琐,不宜出行。直到前天的昆明公交车爆炸,才让我真正明白:麻烦的有道理!
7月21日上午,昆明市两辆穿越闹市的54路巴士在一个小时内相继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十几人受伤。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证明昆明“7·21”爆炸事件,与北京奥运会是否存在关联,是否就是恐怖组织所为,但这一不幸事件的发生却足以证明,恐怖袭击确实已经在我们身边实际发生,直接威胁民众的安全。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恐怖袭击之下失掉的2个生命,绝不仅仅只具有数据的意义,这种损失对于他们本人来说,具有百分之百的意义——永远地、不可挽回地失去!
当前,以昆明爆炸案为训,全面提高对北京奥运会期间反恐任务的认识和警惕,确实十分必要和迫切。也只有到这,才能真正理解前几天被认为是“小题大做”、“故弄玄虚”的政府相关单位向社会发送的《公民反恐怖袭击手册》的意义,才能不轻忽所谓“高危期”的断言。每个人都有翻翻《公民反恐怖袭击手册》的必要——以生命的名义!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