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半个月以来,台湾民进党内部形势可谓是波谲云诡、扑朔迷离。陈水扁率民进党各大“天王”在高雄为所谓“台湾入联”大游行所营造的民进党和台湾独派“大联合、大团结”的局面声势还没有带来预期的红利,随着首长特别费案起诉吕秀莲、陈唐山、游锡坤而放走谢长廷、苏贞昌的检调结果出炉,“深宫怨妇”吕秀莲错愕惊怒之余将怨气转向了台湾的检调部门,游锡坤则伤心恼怒、大失所望之际,借着请辞民进党主席问题和在民进党全代会抛出游版“正常国家决议文”作足了文章。这几天来,民进党则是进行了没有党主席的党庆会和没有党主席的党代会,本来要以党的2008年参选造势为目的的党代会却传出参选人“忧愤成疾”不克参加。
更值得人们关注的,则是这几天游锡坤所掀起的“正常国家决议文”之争。这段时间以来,游锡坤为了能够伺机东山再起,取谢长廷而代之成为2008民进党的参选人,不惜同陈水扁相抗衡,以夺取台独旗手的制高点。为此,在民进党内掀起了“正常国家决议文”的党内激进台独和温和台独的路线之争。它在自己起草的决议文中强调要将“国号正名为台湾”、要“早日制定台湾新宪法”,拼命要推出一个深深打上游氏印记的急独的台独路线。这不仅使台独温和路线的谢长廷深为不满,也让担心地位受损、利益受损的陈水扁大为不安,扁谢联手的结果,游锡坤不仅决议文遭到替换修正,连自己的主席宝座也一并拱手让出。
然而这两连串事件后,明明检方起诉了民进党的三大要角,民进党内乱成了一锅粥,民进党内不见愁云惨雾,反而出现了“对选情可能更有帮助”的乐观情绪,国民党却怎么也没有高兴起来;大陆这边普通民众似乎因感到民进党内斗温和派占上风的结果而松了口气,但是学界和官方却愈益感到形势严峻险恶,对民进党台独动作的批判丝毫未减。那么到底是为什么一般民众感受到的“乐观”在学界和政界那里似乎不存在呢?原因很简单:民进党是一个十分精于战术的团体,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表明,上述的事件都成为民进党推进战术目标而采取的“进两步、退一步”的有效途径。
对于检方侦办民进党四大天王事件,民进党其实是通过起诉吕、游则断绝了二人虎狼之心可能给民进党造成的后期损害,通过对谢、苏的不起诉巩固了谢苏配的2008民进党参选人地位,并通过特别费案形成“谢苏”与国民党参选人马英九的区隔,反使谢苏站在了清廉的制高点上。对于民进党“正常国家决议文”事件,表面上民进党似乎陷入了内争分裂状态,但是这对于民进党更是重要的“利多”事件。首先,民进党不会因为激进台独或者温和台独的战术手段的差别而发生分裂,在游系被边缘化后就会采取止血措施维护民进党的团结,游系没有分裂出去的本钱也必然会适可而止;其次,通过这次斗争民进党主流派必将正式接掌党机器,有助于民进党在选战正式开打之后步调一致、统筹安排,当前传出谢长廷的亲信叶菊兰或者陈水扁可能接任党主席即是明证;再次,也是最要紧的,由于前段时间陈水扁不顾岛内、美国和大陆及整个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大搞入联公投已经势如骑虎,民进党必需要借决议文一方面向美国及国际示好,另一方面又不放弃推动台湾法理独立的目标,修改游版决议文恰恰起到了这种“进两步、退一步”的战术效果。扁版的决议文尽管使用了温和的字眼以骗取人们放松警惕,但其实质仍然是在强调要“正名、制宪”,本质上还是民进党要搞台湾法理台独的决议文。
善良的人们都在期望着国家的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却不能不对分裂的危险提高警惕。制止分裂才能维护和平。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