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南京!》中塑造最为丰满的人物——唐先生

(2009-04-24 15:19:05)
标签:

南京!南京!

娱乐

分类: 〖说东道西〗

    《南京!南京!》一片中,主要演员有七八人之多,他们性格鲜明,表演各有千秋。但要说哪一个人物塑造的最为丰满,我选择唐先生。

    说唐先生这一人物塑造得丰满,不仅仅是从演员的表演层面而言。的确,这部川制作中的所有主要演员,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江一燕,姚笛……他们的表演都非常投入,都很到位。唐先生这个虚构的人物,能够有血有肉地站到观众面前,除了范伟的倾情演绎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编剧兼导演陆川大胆刻画出了这个人物。

    之所以说大胆,是因为我们以往没有在影视作品中看见过此类人物。懦弱,幻想,出卖,醒悟,自谴,从容,集于一身。做过汉奸,他的死却又如此令观众唏嘘。可以说,唐先生这个人物的塑造具有开创性。

    我们以往看到的抗战题材作品,对人物的刻画多为两极化处理:汉奸,是不折不扣死心塌地的铁杆汉奸;英雄,是抛洒热血视死如归的铁血英雄。即使有个把汉奸在道义和良心的谴责之下幡然醒悟,甚至被日军处死,他身上的汉奸烙印依然鲜明,作品传达给观众的依然是如此的信息:“瞧,这就是卖国贼的可耻下场!”

    尽管演员范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再申明,“不要把唐先生理解为汉奸”,但唐先生为了得到一张“良民证”,告诉日军国际安全区内藏有中国士兵的秘密,最终导致这些士兵被屠戮的所作所为,已经为自己贴上了汉奸的标签。

    对于唐先生的出卖行径,有唐先生似的思维逻辑——他认为向日军报告安全区里有中国军人,换一个“朋友”身份,可以保护那里的普通百姓,也包括自己的家人。现在看来,唐先生对侵华日军抱有的幻想,是够天真的。但身处当时那个血雨腥风的氛围,像唐先生这样的旧知识分子,绝对不是个案。我们耳熟能详的汉奸中,不乏大名鼎鼎的知识分子,他们博览群书学贯古今,难道不清楚做汉奸的可耻下场?可他们中的一些人,或是为了保全自己和亲朋,或是为了意淫中的“曲线救国”,和日本人交往,勾肩搭背,做了人尽可唾的汉奸。

《南京!南京!》中塑造最为丰满的人物——唐先生

    日军冲进安全区搜捕中国军人,杀伤平民,摔死唐先生女儿,掠走唐太太妹妹。这出乎唐先生意料的变故,给唐先生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我们不妨来个假设——假如没有接下来发生的这些出乎意料的变故,唐先生的人生轨迹是不是就会沿着汉奸的道路一路堕落下去?

    但编剧设置了这些富有转折性的情节,让故事的发展迥异于观众以往的视听经验,让唐先生的人生命运峰回路转,变得不同寻常起来。由此,观众获得了不同寻常的全新体验。

    醒悟后的唐先生把生的机会转让给了一个中国军人,舍生取义,这是唐先生出卖同胞后选择的赎罪方式。在血淋淋的残酷现实中回归的灵魂,面对自己的劣迹,生不如死。唐先生的这一赎罪方式,也就显得再自然不过,毫无突兀的感觉。你不要把唐先生当成是多么高尚的人,他不过就是南京沦陷后一个迷失自我苟且偷生的小人物。在保全“小家”的幻想破灭之后,用生命来实现自我的救赎。

    唐先生从容赴死的情节,处理得也很具民族特色。中国的草莽英雄,在引颈就戮的时候,通常会喊出“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豪言壮语。在中国文化浸淫之下的知识分子唐先生自然不会像草莽那样粗放,他最后说出的话依然文雅,含蓄,有一种淡淡的书卷气——我太太又怀孕了。

    唐先生这个角色塑造的好,能够按照编剧、导演的意图,真实地再现在银幕上,这和范伟的倾情表演密不可分。银幕上,唐先生站在铁丝网边,满含笑意,神色坦然,平静地与太太挥手告别,这一场景,令人心痛,令人过目难忘。唐先生那在迷失后重新捡回良心的愉悦感,重新站在苦难同胞中共同赴死的归属感,被范伟拿捏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原创文章,新浪首发。转载请与博主联系,非授权即转载视为侵权。]

 

附注:本文曾由新浪娱乐博客在头条板块展示,在此感谢选稿编辑!

《南京!南京!》中塑造最为丰满的人物——唐先生

 

 

相关博文:侵华日军“笔部队”成员的南京梦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