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共自行车:考问市民素质更考问决策能力

(2010-09-11 21:27:04)
标签:

交通运输

武汉

城市交通

电动自行车

市民素质

世博会

分类: 实事杂谈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9-04/28/auto_xinhua_200904281513084486.jpg

    近日报载,旨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践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的武汉公共自行车,运行一年来遭遇惨重损失,全市3万辆车每周要修5000辆。运营方之一鑫飞达公司的统计显示,自2009年5月1日公共自行车在武汉全面铺开以来,在该公司运营范围内,站亭被砸被烧179起、车胎被人为扎破320个。公共自行车身上的“病例”主要是——踏板破裂、频繁掉链、座板丢失,甚至车胎被扎,站亭被砸被烧……伤痕累累的自行车,不仅让租车者败兴而去,也成了管理员的难题。

 

在全国首推公共自行车,当时被称赞为“武汉模式”,似乎是一次很大的创新和改革,媒体给予了正面的宣传和推广。但是,现实的问题是,三万辆自行车并没有起到缓解交通的作用,越来越少的公共自行车,几乎让这项措施近于夭折,暴露出来的问题,是这项措施与市民素质不相适应,更让人思考的是,到底此举符不符合城市交通发展规律?

现在所说的环保、低碳,与自行车关联度不大。换句话说,讲求环保和低碳,靠自行车来解决问题,几乎不可能,这样做,只不过是一个概念炒作罢了!公共自行车,租借人只能使用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必须归还,这对方便群众,到底能起到有多大作用,值得认真研究。

解决城市交通压力问题,目前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香港、大连等城市交通状况好的地方,都是公共交通发达,严格限制甚至没有自行车、摩托车的城市。武汉目前交通状况很差的原因,除了城市建设占道、设计能力不足外,就是交通次序很差,人车混流,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大量挤占了本来就不足的道路,严重制约了行车速度。在一些大的交通路口,红灯时看到的电动车、自行车大军,蔚为壮观!如果不看旁边的高楼大厦,不看偶尔经过的高档豪华桥车,就像是在一个县城。。。。

说限制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低等交通工具,绝不是有车人站着说话不腰痛!试想想,过去“麻木”(人力和电动三轮车)不也很方便吗,我们为什么要大力禁止呢?“禁麻”之后交通状况不就好多了吗?“禁麻”之后适当调整了出租车价格,改变短途客人打车“不划算”问题,及时弥补了“禁麻”后市民的承受能力问题,值得称道。按照这个思路,再去解决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的问题,不就有了很好的方向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