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澄湖遗址
(2017-09-13 16:00:43)
标签:
甪直澄湖遗址大姚碛砂 |
澄湖遗址,位于甪直镇车坊办事处的瑶盛、大姚、马塔、郭巷等村濒临澄湖的农田和澄湖底部,集中分布在澄湖北部靠近席墟的水下。大约在5500年前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甪直先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1974年初春,澄湖西岸车坊乡围湖造田时发现大批古井,当地农民还在井中挖出不少文物。南京博物院与吴县文化馆随即配合清理古井150口,出土各类器物1200余件。根据出土器物的形制特征看,该遗址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西周及汉至宋各个时期。这次发掘考证了春秋时期越王的摇城遗址的具体所在。说明澄湖底下原先并不叫陈州,而是摇城,人们世代居住于此,只是由于洪水泛滥,水进地退,人们渐渐离开了这个城邑,至南宋初期,洪水淹城,大致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澄湖的规模。
2003年9月下旬,甪直镇郭巷村一带围湖取土时又发现湖底历史遗存。苏州博物馆和吴中区文管办再次进行了发掘。经过2个月的工作,发现水井402口、灰坑443个,并出土各类文物近500件。有崧泽文化时期的彩绘陶瓶、黑皮陶壶,良渚文化时期的提梁壶,西周时期的陶尊,东周时期的铜削等珍贵文物。
此外,大量水井、灰坑聚集在一起,说明这里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人类的居住。人类从距今5500年前开始在澄湖地区活动,并繁衍生息连绵不断延续到宋代,之后开始向东北转移逐步形成现在的甪直镇。这次考古发掘及多学科合作成果,对研究澄湖地区的人类活动及历史变迁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2004年1月,澄湖遗址出土文物在保圣寺东区的甪直历史文物馆展出。2010年5月,从保圣寺移至江南文化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