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0后的贞操观让人看到希望

(2009-12-16 01:35:13)
标签:

90后

贞操观

孝道

道德

垮掉的一代

反思

海垚

教育

分类: 海垚看法

我们乃至我们身后的一代两代都被毫不留情地套上了烙印,套上烙印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这多少显得有些滑稽,但这却是事实。60年代出生的人向来看不起70后,因为70后活得比他们自由,70年代出生的人看不起80后,因为80后活得比他们洒脱和真实,然后所有的人都看不起90后,因为90后几乎拥有前辈所不曾拥有的一切,90后在理所当然的享受中目空一切。于是当所有道德的和社会的批判矛头纷纷指向90后的时候,这一代人几乎被前辈的灼灼目光烤糊,关于90后的一切事件也都被爆炒成糊,随着它们的当事人一同万劫不复。于是90后自然而然成了垮掉后再次垮掉的一代,因为垮掉的一代这个定义从上个世纪初就被一代又一代的人用在后来人身上,今天落在了90后的头上。

 

事实是不是真的就那么绝望呢?我相信也未必,至少在我看来,我们面对着社会和社会上的人,除了要有一颗包容和理解的心,更多的是要看到希望,怀着一份美好的期待面对生活,面对后来的人。前不久90后大学生救人的壮举犹在眼前,面对着生死抉择,并不是每个人都又勇气在不会水性的情况下慨然伸手。相比较之下,船舷上的那些前辈却不折不扣地显示出了世故和冷漠。我想说的不是这么一条新闻,而是我看到的希望。

 

刚刚看到一项针对60后到90后的人群进行的婚恋观调查,结果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相比较而言,90后更注重贞操、家庭和孝道。这个出乎意料的调查结果让人觉得欣慰,也印证了很多乐观的人对90后的看法和评价。被一代又一代前辈认定已经跨掉的90后也许比70后、80后恪守着更多的准则和信条,只是我们在不经意间误读或者错判了他们。我们始终相信的信条是一代不如一代,但我们却恰恰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在我们不断的发展和积淀中,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的后代的素质在逐步提高,如果我们摒弃固有的思想,不把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当成衡量一个人或者一代人的绝对标尺,90后的综合素质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本身。他们缺少的只是时间的积淀和成长的过程,还有我们的认可。

 

我们习惯了敲打下一代,所以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习惯了看到他们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就好像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面前堂而皇之地抽烟,但是一旦发现孩子抽烟就会严厉批评和禁止,孩子因此不吸烟了,我们会觉得这很正常,但如果这个孩子学会了喝酒,我们就会严加批判其喝酒的行为而完全忘记了他不吸烟的优点。当然,并非这种鞭策和教化没有实际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些敲打和鞭策可能造就了出乎我们意料的90后。我们很可能在教化后辈的同时,以远远超出了自己言行准则的标准去要求我们的下一代,存心找问题就很难不发现问题,于是就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失望,不断叹息。

 

我们的传统中批判成为了习惯,所以我们也就适应了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别人,审视下一代,但是很少用这种目光去看待自己。当然,其实在我们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前辈也是这么批判和审视我们的,于是我们觉得自己没有走上歪路,就照本宣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也不走上歪路。我们的前辈加上我们自身,现在日日夜夜盯在每一个90后身上的目光不是一道两道,而是八道十道,在这些灼热而殷切的目光中成长起来的90后如果真的垮掉了,那其实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这么多人盯着一个孩子,居然把他教育成了如此这般!当然,反过来想这个问题,任何长辈对晚辈的批评和教育都是建立在爱护和期望的基础上的。所谓教育,乃是教为首,育其次,有了这么多的爱护和教育,90后是不是也会比我们更具备成才的可能?设想一下,在我们成天捏着尿泥巴蹲在墙角无所事事的童年假如有那么多人成天关注和教化我们,批评我们,爱护我们,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那我们的今天更上层楼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媒体时代的到来扩大了知识层面,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但在同时,我们如果审视自己通过这个时代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其中很多都是负面的,而我们却不加选择和识别地一概收纳了,然后对号入座,以偏盖全展开舆论批判,其实这真的是我们的问题,而不是信息和隐藏在这些信息背后的现象本身的问题。或者说,我们在看到现象和批判现象的同时,更应该反思自己,审视自己,然后用对待自己的宽容去面对下一代,那样也许就很容易发现,其实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懂得人生和道德,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贞操观、爱情观和婚姻观。

 

我们缩小了自身的缺点,放大了90后的缺点,于是在一种不对等的格局中发出了一代不如一代的叹息。我为人父三年,加上家中四个老人,全家老小6个人盯着一个孩子,几乎为孩子准备了一切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与条件,从他还是个胎儿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他的教育,开始通过母体为他输送物质营养与精神养分,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不曾有过也不可能再有的人生经历。看着两三岁就能读说英文、能背诵唐诗、能运用电脑、能在我下班后为我开门并说“爸爸你辛苦了”的孩子,我觉得没有理由怀疑具备了一切条件和可能的孩子将来会成为垮掉的一代。

 

我们应该看到希望并且为希望活着。我们在经历了种种苦难与挫折之后,把没有经历这些的90后看成了冲垮传统道德的洪水猛兽,殊不知在经历转变、转型和角色转换的过程中,恰恰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把握自己,过度纵容了自己,从整体上营造了一个不利于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大环境。对金钱的追求、对物质的向往、性开放、享受主义的蔓延、对自由的过度渴求等等,都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营造出来的环境因素,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稍微碰触到上述些许,我们就棍棒相加,忘记了审视自身,查寻根本。

 

当然,我们和我们的上一代为下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全身心地付出了一切,这是他们能够接受良好教育,保持和发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前提保障。看看90后乃至00后童年时代的知识结构与见识水平,我们就知道他们的教育程度远远要超出我们,如果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还要不折不扣的沦为垮掉的一代,那么我们的养育和教化,又由谁来承担失职之责呢?

 

很显然,面对困难与挫折,90后的承受能力要远远低于我们和我们的前辈。人生注定要遇到很多事情,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不出现在今天的孩子们身上,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会遇到属于他们的挫折和坎坷。我曾经在一次给高考状元们讲座的时候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不坚强。因为坚强就意味着需要承受很多苦难,坚强是在苦难和挫折中体现出来的。我并非否定坚强是一种优秀品质,但如果真的可以选择,我们为什么会为了让孩子坚强而刻意让他吃很多苦,经历很多挫折呢?我们承受的一切都带着时代的烙印,90后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同样会经历他们刻骨铭心的时代烙印,谁也免不了,比如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高昂的房价、抚养四个乃至八个老人的重担……

 

90后的贞操观念比70后和80后更强,这是一种欣喜,其一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下一代身上没有失去的并且是我们期望的品质和传统,其二是我们看到了前辈以及我们含辛茹苦抚养和教育的成果。如果我们常常审视自己,用宽容自己的心去宽容地对待90后,也许我们能看到更多惊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