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轶可被淘汰后的四个响亮巴掌

(2009-08-03 00:46:30)
标签:

曾轶可

包小柏

高晓松

快乐女声

娱乐

曾轶可被淘汰

海垚

那个叫曾轶可的孩子终于被淘汰了,这事儿实在让人觉得说起来就兴奋。当然,我不是幸灾乐祸的人,这个孩子的存留以及所谓快乐女声未来的发展与命运都与我毫无关系,我只是高兴终于可以耳根清静了。这一阵子媒体和舆论被这个孩子的所谓绵羊音颤得晕晕乎乎,声讨也好,支持也罢,闹得沸沸扬扬不亦乐乎。一个本来微不足道的人,一个本来可有可无的芝麻绿豆事儿竟然能被炒成影响如此广泛的饕餮盛宴,不得不佩服媒体的无聊,不得不感叹现今生活的乏味。人们似乎已经没有可以关注的事情了。也没有可以关心的对象了。八卦真的成了一种不折不扣的生活方式。
我从不看快乐女声之类的电视节目。但前一阵子这个叫做曾轶可的女娃娃实在是太热了,所以我想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神圣能把媒体和舆论搅成乱哄哄一锅粥,所以专门看了一场她参加的比赛,就是包小柏画画儿的那一场。听了两句所谓的绵羊音,我就崩溃了,但还是咬着牙听完了她的演唱,因为我还想听听评委的说法。听完大名鼎鼎的高晓松的评价,我就更崩溃了,只想骂那个曾经写出动人民谣的哥们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还好,还好,这孩子终于被淘汰了。不管是利益纷争也好,是舆论压力也好,是评委的良心发现也好,总之这孩子离开了赛场,丑剧就这样落下了帷幕。曾轶可淘汰是个好事儿,不仅把久违的清静还给了人们,而且也给某些人某些机构抽了响亮的耳光。就这件事情的影响来看,至少四巴掌是抽得很响亮的。
1、首先该抽的就是一手策划和导演这场闹剧的电视台。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极不光彩的赛。这场从开始到目前都一直被声讨并且不断爆出所谓内幕的比赛,关注度空前,不可谓不精彩,但电视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今的观众不再那么好糊弄了,群众用的眼睛是雪亮的,随着有实力的选手莫名其妙的被淘汰和那个让全场发麻的孩子的不断晋级,各种传闻纷至沓来。网络上最强大的人肉搜索最终让这场比赛中令人费解的一切都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样昭示天下。电视台收了人家的钱,当然可以随意导演比赛,可以随意左右评委,可以随意舍弃原本很优秀的选手,可以临时改变任何比赛规则,一切都只为让赞助商的女儿顺利晋级。还好,还好,有强大的舆论,有比较正直的评委,有群众雪亮的眼睛,所以一切都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今天这样的局面,电视台除了赚取了关注度,除了从绵羊的爹那儿拿到了足够的钱,同时也得到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以后如果还要导演这样的闹剧,最好事先想一想能否能足够的能力导演如此瞒天过海强奸民意的大戏,也想一想是否能够有足够的钱收买所有的评委。
2、第二个该抽的就是评委高晓松。这个人是近年难得一见的无耻之徒。我那天特意听了一下他对曾轶可的完全走调不知所云的演唱的评价,几乎用上了哥们所能想到的所有赞美的措辞,我估摸着这些词儿都是事先找枪手写好背诵下来的。面对观众的嘘声,高晓松作为知名音乐人和首位发表意见的比赛评委,居然对一个完全不知道演唱技巧也不具备演唱实力的选手给予天使般的赞美,而且说出来的时候脸不红心不跳,不能不让人佩服。哥们还有更无耻的就是给了曾轶可得分之后,在随后的比赛中对明显要比曾轶可优秀很多的选手并未给予很高评价,而且并未给出得分。当然,最无耻的事情就是在后来的事情演变中,随着舆论压力的增大和曾轶可出局形势的日益明朗,哥们居然上演了倒戈大戏,循序渐进地开始批评自己曾经奉为天使的那个小女孩并对自己先前极尽华美的赞誉展开了解释说明。拿人钱财,替人说话,原本可以理解,但因为是高晓松,所以这事儿就让人不可理解了。并不是说高晓松就不食人间烟火,而是高晓松不该如此赤裸裸地说比赤裸裸还要贻羞的话,毕竟,至今我们都还记得那些属于高晓松和我们共同的纯真年代。给高晓松一巴掌,也许他就醒了。我希望的高晓松不是如此这般的评委,而是那个著名的音乐人,那个为过去的年代活着的创作者。
3、这一巴掌送给曾轶可的爹。那个传说中的芙蓉王的老总,那个赞助了这次活动又在努力导演这场丑剧的幕后元凶。当然,这个消息来自网络,未必就是真实的,但从种种迹象和小道消息以及曝光后电视台与相关人等的反应来看,这事儿八九不离十。这个年代的确有钱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并不是有钱就能做成所有的事情,也不是有钱就能蒙蔽所有人的眼睛。即便是浑浊的娱乐圈,也还有一些不甘臣服于金钱的人,也还有不收买不了的评委,也还有在圈外冷眼旁观的泱泱众生。很不明白曾老板为什么如此兴师动众要把自己原本清纯的女儿送到娱乐圈里去。我相信这孩子不缺钱,这孩子的家庭不缺声名,如此公然用赞助来换取女儿晋级,曾老板难道就不怕泱泱众生的口舌?据我所知,烟草公司都是国有的吧,用国有资产来赞助这样的比赛,用国家的钱来换取女儿的声誉和前程,而且是如此赤裸裸不遮不掩,曾老板的胆色可谓大矣!如果传闻属实,电视台拿了曾老板的钱,有些评委拿了曾老板的钱,但最终还是没能办成曾老板的事儿,弄不好某些部门还会就此介入进行调查,如果再因此查出点什么来,曾老板这一巴掌实在是挨得够响亮。
4、最后的巴掌拍给包小柏。我以前不知道这个人,以后也不会关注太多,但这个人让我欣赏。我不看别人的评价,也不评说他的退出和再次进入,我相信个中自有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内幕,单就他的愤然离场来说,虽然少了些所谓的礼貌,但保全了一个艺术工作者的气节,恪守了一个评委的尊严。所以一定得为他鼓掌。在我观看的那一场比赛中,包小柏是唯一一个没有给曾轶可评分的评委,而且在随后三个评委都不给其他选手评分的情况下,他给了,他说:“就算唱得不好,也不至于一分都不得。”这就是一个评委的良心和职业道德。当然,我也看到了重新回到评委席的他为曾轶可准备的那幅画,我相信画儿是他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因为他知道比赛中会发生什么,所以那张画儿一定得准备。他把曾轶可比成没有根基的小木屋,而且是被高楼大厦围着的小木屋,只有大厦都倒掉了,小木屋才会倒塌。一幅画,几句简单的评价,让一切的一切都昭然若揭,观众不需要再去猜想也大致都知道了隐藏在这次比赛背后的许多内幕。包小柏是聪明的,无论是不是心甘情愿地回到评委席,他依然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并且用聪明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也对曾轶可提出了最良好的期望和祝福。曾轶可虽然被淘汰了,她应该记住的不是高晓松近乎阿谀的赞美,而是包小柏看上去不近人情的批评,并且应该感谢包小柏,因为这位老师的话终生受用:如果没有根基,就经不起风浪,一旦风浪到来就一定会倒掉。所以最后一巴掌给包小柏,不是打他,而是鼓掌,为他的正直,为他的良心,为他的道德,也为他的聪明。
事情过去了,眼前清静了,无论是高晓松或者包小柏,又或者是电视台或者曾轶可本人,都将被后来的人记住,或者是前车之鉴,或者是榜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