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颀:听一阙除夕的感伤歌谣

(2024-10-14 22:18:57)
标签:

文化

李颀听一除夕的感伤歌谣

2024年10月7       星期                 

因为李颀没有准确的出生时间,所以很难定准哪一年或他人生的哪一个节点我无法像写其他诗人那样加上副标题“——公元某某年的李颀。但我还是希望通过搜寻资料,尽量还原出他的某些生活侧面。

李颀,东川今四川省三台县人,寄籍颍阳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开元二十三735中进士,这是他的履历里唯一有准确时间点的事件公元735张九龄任宰相,唐朝政治还算清明,但这一年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也开始登相位,之后便是他在朝中独揽大权乱专权长达19年。有些史料认为,李颀生于690年前后,卒于751年前后这样他考中进士那年约46岁。大登第,而且只是任新乡县,并且迟迟不见擢升,李颀的人生的确挺意的所幸他并不固着于功名,不久就辞官归隐了。

李颀在政治上不得意,归隐田园之后,就过起了寄居山林神仙服饵丹砂的求仙问道生活。他在道家的玄妙世界中寻求精神上的安慰他的诗、山水田园诗中便反映了超尘拔俗的生活意趣,且时有特殊的生活体解妙语。殷璠称其诗杂歌咸善,玄理最长”(《岳英灵集》)。

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有时来往于洛阳长安之间他与王昌龄、高适、王维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名颇高。李颀有就的诗歌要推边塞诗、注重刻画人物形象的赠别诗和描写音乐的诗篇。他的边塞诗善于通过将士的壮举,突出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基调奔放豪迈慷慨激昂。赠别诗则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友人的精神面貌这在唐诗中是较突出的他描写音乐的诗篇想象十分丰富,用比喻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描摹音乐的曲折变化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留存于世的共有三首描写音乐的诗,一首写琴(《琴》),一首写胡笳(《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还有一首写觱篥(《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我们来欣赏最后一首,通过这首觱篥歌撕开大唐时空的一道口子,窥探李颀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

标题《听安万善吹觱篥歌》这个动作的施动者当然是李颀,他应当是置身第一现场亲耳听闻,而不是传闻所以下面的每一句听闻感受都直接来源于诗人是诗人身临现场的亲身亲感亲体验。安万善”,一个具体的人名一位乐师,在坊间应该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从诗文凉州胡人为我吹可知是一位少数民族音乐家也就是说,诗人听的每一声曲调皆来自这位胡人音乐家的演奏。“觱篥”,诗文开首就交代了“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这是由龟兹今库车县一带传入的一种管乐器,但产自南山。这个标题暗含了一个物阜民丰的大唐背景正因为大唐盛世国力强盛,领土辽阔,内外安定,所以才有民族大融合和大团结的这种和睦景象,而且这也促进了物质文化艺术的交流发展和高度繁荣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觱篥”这种管制乐器来自龟兹经过边地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革新,调变得更加奇异美妙。而当天演奏的乐师安万善是凉州胡人凉州在今甘肃省武威县龟兹”“汉地”“凉州横跨三个区域,小小“觱篥”也反映了我国唐代各族人民文化交流的稠密和繁盛。估计长安、洛阳这些大都市的欢宴场所都充斥着胡乐歌舞,到处有异域风情的艺术。

“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诗人听到安万善吹响觱篥,先通感身边人的反应来侧面表现音乐效果乐声响起,诗人身旁的听众发出深深的叹息,一些远离家乡的人还触动思之情掉下泪来。一来说明乐曲美妙动听,有很强的感染力,人们都被深深打动了二来反映这首觱篥歌比较伤感,是一支忧伤的曲子三也隐大都会客居的人比较多,包括诗人在内都是异乡客。国家安定繁荣,人们或经商,或求学,或游宦,或游,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流通交融、充满活力的状态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这是一个过渡句。一般人只能泛泛听听,而不懂得欣赏乐声的美妙。觱篥乐声犹如暴风卷来但因无真正的欣赏者所以徒自在风中悠然往还。是不是现场真无一个知音呢?当然不是当天吹曲的安万善幸而遇到了李颀,李颀便是当下唯一懂他的人。下面就自然过渡到李颀对乐声的解读。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声一会儿像寒风吹拂枯桑、老柏“寒”是体感“飕飗”是对具体声音的模拟。诗人并不是笼统觱篥描述为寒风吹树,而是具体到阔叶、落叶的枯和细叶常绿的老,极细腻地从视、听、等多个角度去描摹声音的变化。汉乐府·陇西行》中“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凤凰是神鸟九雏齐鸣,既神秘又细碎。觱篥乐声一会儿像寒风吹拂枯桑、老柏,凄寒飕飗;一会儿像九雏齐鸣,细清越。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接下来乐声由轻微细碎忽而变得像龙吟虎啸同时发作,铿锵有力,大气磅礴。紧张之后,乐声又转而如百道飞泉和秋天的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组合成一首秋之奏鸣曲觱篥声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高亢,时而轻柔;时而激昂澎湃,时而婉转低回。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刚刚还是泉水汩汩落叶缤纷,忽然乐声一沉,好似祢衡击的《渔阳掺曲。《后汉书·祢衡传注引文士传有言:“衡击鼓作《渔阳掺……鼓声甚悲。突然,觱篥吹出了《渔阳掺那样悲壮的乐声,使人感到天上的黄云为之萧条失,白日也黯淡无光。在这种悲壮的乐声笼罩下,整个室内是灰暗的,人们沉浸在忧伤之中。这里通过通感,用色彩来形容听音乐人的感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音乐变幻瞬即,一忽儿沉郁,一忽儿热闹突然音乐又变调为杨柳曲,恍如春日皇家上林苑中百花齐放鲜艳夺目的情景。乐音经历寒风吹林、九雏凤鸣龙吟虎啸百泉秋《渔阳》沉郁和《杨柳》闹春的多重变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最后回到现实原来这是除夕夜守岁宴“明烛”“高堂”,室内蜡烛灯火通明,但一滴滴垂泪烛光燃,一年也将了。韶光易逝,岁月蹉跎,纵然百感交集,又能奈何美酒一杯声一曲不如寄情于美酒音乐吧幸而今夜还有安万善的妙曲相伴,幸而还有诗人这位解赏之人。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北宋晏殊浣溪》),时光易逝,难以追挽。“岁夜”“明烛”“高堂”“美酒”“觱篥歌”,极残酷的岁月极明艳的场景极震撼的音乐、极迷惘的情愫全交融到一起共同发酵这一除夕的感伤歌谣

 

【疆里人家】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

高一(9)班 李欣筱

都说师恩如春风化雨细细如绵,润物细无声,如夏日清风习习,卷丝丝凉意。可我却认为,师恩是秋雷轰响,震动乾坤,是冬雪飞扬,铺天盖地。

有人说,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我想,我是幸运的,在每个求学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好的老师。而在我的高中生涯里,最喜欢的就是何老师了。她呢,无论对谁都笑得特别特别灿烂,像个小太阳,永远那么明媚,那么可爱。

虽然我的故事才开始了一年多,但这短短的一年多却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过的亲切。依然记得加上何老师微信的第一句:“老师好!”“好,宝贝!”看吧,她总能给我一种温暖感。和老师故事的开始大概是高一上学期选我进合唱团。然后就迎来了我们第一次一起去比赛。无论结果怎样,何老师一直跟我们说:“宝贝们,都是最棒的!”再后来就到校园歌手大赛,我们都蛮紧张,但何老师很会提供情绪价值。她说:“宝贝,你唱的特别棒,不用紧张哦!”我很喜欢她,喜欢她很有安全感的拥抱,喜欢她明媚又开朗的笑容,喜欢她永远在我难过的时候给予的陪伴,鼓励我做自己。

遇良师如遇良友。在何老师身上,我深刻又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明媚而又耀眼,积极而又充满能量的阳光,那道光只打在你一个人上,给予无限的动力和希望。每每觉得累了,我都会在何老师肩上靠一会儿,什么话都不用说,便觉得幸福了。幸福有很多种,在你身边就是一种。

青春本就短暂,我的青春因为有你变得热烈而张扬。希望我们一直一起走下去,亦师亦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