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罗旺斯的欢歌与悲悯

(2024-09-25 16:29:18)
标签:

文化

普罗旺斯的欢歌与悲

——德的磨坊

2024年9月25       星期       

德的磨坊时,我正在新疆水草丰的伊犁州支教都德带着巴黎人的冷静和理性回到故乡普罗旺斯情形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是新疆多民族聚居,有着热的阳光欢笑和诗歌一样的民谣异域文化一样的是德购置了一个旧磨坊作为他故乡的文学阵地安居下来,而我也在用我的眼睛思想在书写这片新鲜大地上的人与事。不一样的是,都德书写的是他阔别多年的故土,那种故人之爱与我这种异乡人之爱是有别的。他将自己对普罗旺斯难以割舍的情缘和对巴黎纠结的情感之间解不开的矛盾心理完全倾注在他的作品之中。普罗旺斯是他的牵挂,是时刻萦绕在他心头的梦而普罗旺斯人的热烈奔放又铸就了都德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一种柔和的诗意与动人的魅力

都德是一位生活的观察家和忠实记录者他曾明确表示,他所写的一切都源于生活对他而言,创造就意味着记忆。在磨坊中,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还原了当年的生活场景。比如阿莱城的姑娘一文一上来作者就描写了南法的一个典型农庄,庄内有个大院落,尽头种着几株榆树”“红颜色屋顶,宽大的棕褐色的正门,上面不规则开了窗眼,在高高的顶楼上有一只风向标院子里有挂着石磨的滑车,还有几捆已经枯黄的干草……,这些像电影镜头一样的画面完全可以在舞台上一比一复制出来。后来,阿莱城的姑娘由法国著名作曲家比才配乐而成为舞台剧被流传了下来

但是,都德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录并不是平的,他有天才般的移情的天赋和敏锐的感觉。能即生动表达对人事物的感受描述其中的关系和微妙的差异比如说刚才所描述的那个农庄是普罗旺斯地区最典型的但作者又感觉哪儿不对劲为什么这紧闭的大门使我心里难受”,他对环境的感受比别人都强烈这个宅子有一股凄冷的气息扑面而来,它四周寂寥过分……当有人从这里路过时狗都不叫虽有那么几只也不声不响地全跑开了……窗户上没有挂白色窗帘屋顶上没有炊烟冒出”,这些描写里既有真实的观察也掺杂着作者的主观感受这样就将乍一看是个普通院落但里面透出一股阴沉凄冷了无声息的怪异被泄露给了出来同时也为读故事的人营造了一种不祥的可怖气氛,吸引人想一探这个宅子的究竟

之后,作者并未像呼啸山庄里那样写进山庄,写进故事的中心里去,而是转换成一位听故事人的身份让故事以第三视角的方式被转述出来,以看似平淡的交谈式的叙事风格呈现在读者面前,过滤掉了情感激越的一部分,给听故事人留下了大量的可供想象的空白的地方。比如,作者看见院子深处一位满头白发个子高大的老人,穿着一件又矮又小的上衣,一条破破烂烂的裤子,肘臂支在一张石头桌子上,脑袋埋在双手里,路人说这是农庄主。显然,农庄主的衣着和他的行为都体现出他的异常,或者说是受过精神打击和摧残后的异常。然后又描写了穿着黑色丧服,手里捧着烫金的祈祷书回来的女主人和小儿子显然这户人家刚刚有人去世原来是大儿子自杀了。为什么自杀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坐上车夫的马车听他讲述家人的不幸故事。

原来庄的大儿子让在阿的市集上爱上了一个妖艳风骚的姑娘,就在准备结婚的时候,突然跑来一位汉子说阿莱城的姑娘早已打算许配给他,并且他们两人已在一起两年了。但自从遇上之后,背信弃义抛弃了他,而要让结婚,声称阿莱城的姑娘是个荡妇不是安分守己的人妻。从此,生性文静内敛的让就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他更加深爱阿莱的姑娘,但又不想违背众人的意愿走进城里去找问个究竟。他只好将痛苦压抑在心中,用一味的沉默和劳作来麻痹自己。庄上人和母亲都看出了他的痛苦和孤独,母亲同意他娶那个女人,但让却决绝地拒绝了。之后,他装出很快活的样子甚至在一次节日上与众人一起畅饮跳舞,等众人散去后,他却不能入眠整夜哭泣。第二天清晨便从谷仓上一跃而下,只留下母亲坐在一张满是露水和鲜血的石头桌前号。

这个不幸的爱情故事读完令人心痛不已,同时又增添了读者的许多揣测之心。比如那个阿莱城姑娘长得怎样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又是如何相爱的为什么如此炽热,以至于生命都可以舍弃他的父母是如此通情达理,他既然爱她为什么不敢娶她……我们为这个腼腆、备受爱情煎熬的男孩之死唏嘘时也不免心生疑虑,并且脑补出很多情节。但作者就是这样用柔和的方式,怀着一颗慈悲之心讲述这个爱情悲剧。

都德除了是天生的观察家和讲故事人之外,他还是一个对人类的疾苦抱有深切同情心的人。这跟他早年的落魄经历和青年时代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有关。他对痛苦有深刻的理解,对他人的痛苦也特别能感同身受。这样,他将对人生中的强烈悲悯之心融入进作品中常常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颇为夸张比如桑居奈尔的灯塔里的守塔人他们年关在灯塔上度日如年,每个月才能轮一回到大陆过天假期,如果碰到冬季或大风大浪的日子,那就没个准儿了。有一次,一个叫巴尔多里的守塔人和伙伴就被风暴困在灯塔上,偏偏同伴还不幸意外死亡了。守塔人对着同伴的尸体愣怔了一个多小时,猛然想起还得去照。这样在一个可怕的黑夜大海咆哮狂风怒号守塔人一边履行职责一边对抗着恐惧全身还发着烧可以想象一夜他是如何挨过因为风暴他呼喊了三天都无人来援助就这样他与一具尸体独处了三天后决心鼓足勇气将尸体抬到检疫站的屋里埋掉那位叫巴尔多里的守塔人说只要是刮大风的下午我从这个楼梯下到岛上去的时候似乎还觉得有一具尸体压在我肩上……”并且他一回想这件事额头上就冒汗珠”。

苦难使作者对人心和社会理解更深刻。他一方面以带有渲染性的文字将人物的命运刻画更刺激、更悲凉生动,一方面又以融合了幽默与悲怆激起笑声和泪水的语言来表现生命的忍耐和其伟大之处。尽管灯塔上荒凉而忧郁,尽管看守者的生活枯燥而孤独,但他们善良、单纯、忠厚,他们热情友善对待”。他们在那个令人头晕目眩并且伴有机械噪音的灯里,高声朗读古代历史演义尽管塔外是黑夜,是深渊,是高声咆哮的大海他们日复一日重复着这样的生活,并且每天不忘尽职尽责在灯塔记事本上写下午夜海浪高风暴海上有船。

都德眼睛的光芒所扫视之处他思想的光辉所抵达之处,无不呈现出善良、慈悲和美好的样式。他以一颗悲悯之心在关照着周边世界的人事物包括普罗旺斯的语言和风俗他在晚年的作品生活笔记中写道我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情感机器尤其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我的情感是那么具有渗透力和感染力脑子里的印象和心中的感受居然可以写成一大堆书而且全都强烈深刻到不可思议的程度诗人米斯塔尔他记述了一次拜访以普罗旺斯写作后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诗人米斯塔尔的经历他用一个个印象传递的方式从一个清冷的雨天写起,写到滂沱的大雨,写到诗人家粉刷的白亮的过道,写到自己要见到诗人那一刻激动的内心,然后写正在创作中的诗人样貌以及他们热情的相拥。一路写来,作者饶有兴致,又仿佛怀揣着某种自我激荡的小心思。他们一起朗诵诗人的诗稿达尔》,都德为诗人的伟大构思所折服。他讴歌诗人用普罗旺斯语言进行创作是奇伟的创举,声称在这部诗里重要的是普罗旺斯,属于大海的普罗旺斯,属于高山的普罗旺斯是普罗旺斯的历史,是的风,是的传说,是的自然风光,是整个淳朴而自由的普罗旺斯民族……

然而,随着法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逼近,普罗旺斯语言和民俗即将泯灭,诗人的辛劳可能白费了力气”。但米斯塔尔坚持这么做,似乎全世界都应该读得懂这种方言,都应该尊重他这一番苦吟的辛劳。是啊,伟大而又天才的诗人世人应当保有对他的尊重,应当敬畏这种哪怕白费气力却又一往无前的艺术尊严。何况事实上,正因为有米斯塔尔有都德这样的作家,才使得普罗旺斯的艺术和时代长存不

艺术天赋赋予了米斯塔尔和都德超于常人的才华,同时一颗善感的心努力挣扎于一个式微的、旧的、传统的时代这也是他们痛苦的根源文中都德引用蒙的话来形容诗人的处境您知道他这么个人吗有人问他为什么费这么大的劲去研习一种极少数人才懂得艺术,他就答道只要有少数人懂得就够了,甚至只要有一个人懂得就够了即使一个人也没有,我也不在乎。’”对于一个拥有艺术天赋的人来说,一生都得直面这样一个诅咒,那就是你所辛苦付出创作的东西也许无人理解,你必须一生都得面对这样的孤独境地并且保持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

但终有一天,病痛虽然已将折磨面目全非,也久已尘于大地但都德的非凡之美不会消亡他关于普罗旺斯的欢歌与悲悯的故事会长久留存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