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天里的改革

(2024-08-20 17:25:55)
标签:

教育

秋天里的改革

2024年819       星期       

这两天,学校上上下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整个学校领导层到各年级部课程时间安排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学期,察县高中的一把手校长校退休了,由江苏教育部门派来的盐城援讲——梁校全面主持学校工作。梁校是一个很有想法的校长他和爱人于老师去年8月份与我们同期来到高,一同在高任教一年课务在过去的一年里,他除了教授5个班级的化学课,还深入学校的方方面面,与领导、教师、学生打成一片。在任教盐城时,他就大胆提出了不少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改变教学机制的想法和可行的做法,并班级竭尽全力去实践这些局部改革。

不仅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而且是一个思维特别活跃敢想敢做的人与我们一起开会聊天的时候他谈了自己的不少设想主张和做法生逢其时他应该会成为一位了不起的改革家革命家他是个干大事的人因为他身上具有极强的主动性和主人翁意识不像我只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普通教师,就只管自己学科教学的事,其他一概不闻不问。

这个学期开始梁校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他正好可以将自己的宏伟蓝图付诸实践。这次学校改革动作幅度相当大,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大变动。梁校是一个相当有魄力的人。与其小打小敲,缓慢渐变,不如一下子来个阵痛。也许大的变化会引起部分不适应、不习惯,但阵痛好过一直不停隐痛。隐痛看似温和,但不断的变动干扰反而不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我昨天开会,听同组的老师说这样改真好,如能按照会议上的精神贯彻和执行下去就好了。同事们的议论说明人心是向变的,是希望越变越好,学校越办越好教学质量能节节攀升的过去的做法也许曾是先进的,是适应当时形式的。但现在时代变了,教育的大环境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则通,通则久”,既然人心思变,那就说明现在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佛教故事。故事讲一个人为了渡过湍急的河流,造了一只木筏靠它安全抵达了对岸他扛起木筏走进森林木筏绊上了树枝,减慢了他行走的速度。可他不肯抛下木筏他心想这是我的木筏呀,我亲手做的,救了我的命可是为了在森林里活下来,他必须放弃。在一个环境中呆久了,人会形成思维惯性放弃旧的事物会有一些不适应起初会感觉到不对劲,甚至会暂时失去平衡。我们一时会觉得自己难以离开。这是正常的戒断现象,就像这两天因为课时由40分钟每堂改为45分钟晚自修也分课时并落实到具体的老师,所以整个作息时间表都发生了巨大变。不过,点检变得更人性化了老师们纷纷表示,这是遵循科学合理人性的安排。

察县只有一所高中察高每个年级的体量比较庞大。为了建立竞争体制并且便于管理,学校这学期将每个年级都分成两个部,每个部配备一个年级正主任和两个副主任分管部门、班级的日常工作管理和活动安排,而且同一个年级的两个部之间各自独立又相互竞争但因为教师人员分配的问题总有老师教的班级是跨两个部的比如我教的两个班,就是一个在一部,一个在二部,这样就造成了排课困难。小学科老师教的班级多,更让排课老师头疼。当然,这些都是改革初期遇到的小问题,等一切进入秩序,走上正轨,这些就不再成为问题了。

这两天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我在办公楼一楼的录播教室写这篇日记的时候,听到梁一直在外面不停跟分管主任教师部署和交流开学工作其实,想要做成大事,不仅需要有胆识、魄力,还需要有体力和管理才智。学校改革是一个吃力劳神费心的活儿,但也是一件能给学校带来活力和希望的利好的事儿希望这个发生在秋天里的改革能早日实现其预期的目标。

 

【共享阅读系列】

我和我的书籍

高一(9)班 郭瑞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与名人交谈。鲁迅告诉我,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啊,不管什么时候,哪怕前方没有路只要自己英勇无畏,敢于挑战,就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读书是一盏指引的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读书是一根枝伸的藤蔓在我心里渐渐成长,它丰富了我的世界。随着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改革建设后,乡镇面貌焕然一新,不管是街道交通还是娱乐体育设施,与城市相比有的一拼。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了图书馆图书馆中布置摆设大气,可以供几百人一起看书或借书。书种类繁多,分类清晰,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喜好,走进个区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就如饭菜,那我们及时补充能量,健康成长。我经常去图书馆看书,每次去都有很多收获,无疑都是书籍带给我的。可能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吧。拿起一本书,走到一个角落,享受独属于自己的空间。都说书房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读书会让变得气质非凡。人的一生会读到许多书肯定有一本让你感触很深很深。有幸读过活着》,精品中的精品,虽然说并没有看完,但内容简介很明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着。这是余华老师写的一本长篇小说。活着不仅描写了一个人的命运,更是一部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和民族命运的小说。余华以活着为题却专注描写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演奏的是壮丽生命篇章。正是这样以平淡的口吻诉说一个平凡人的平凡故事,反而让活着意义在苦难中得以静静绽放。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场心灵的旅行。面对世间风雨,面对人生起落我们无处可逃,因为生活还要继续读书是你航行路上不灭的灯塔唯有阅读能还心灵一片净土。倘若心灵没有一方净土用什么来和这纷扰的世界分庭抗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