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我的时光花园
(2024-08-18 21:17:40)
标签:
情感旅游 |
打造我的时光花园
2024年8月18日
人是知道时间的动物,又是终将会永远消失在绵延时间中的族类。人无往而不生活在时间中,又常常受着时间的胁迫和挤压。记得去年初来新疆时,陌生和新奇拉长了我对时间的感知。我可以在宁静的时间长河里肆意徜徉,常常一个人独自放眼天际,俯视苍穹,可以随时将目光停留在一朵小花身上,热衷于想象一棵树孤傲地伫立在旷野上的整个生命过程,孤独地享受着雨天给生活带来的松弛感和驰神走马的慢调,抑或在戍边广场与十几个中老年妇女一起兴致高昂地挥动四肢……总之,初来时的那半年时间节奏是舒缓的,我拥有大把大把发呆的日子和孤独、平静的岁月。
今年上半年新鲜感消失了,与之一同变化的是一个人的时间。同样多的时间,但分配给了更多的人,同伴、朋友、同事、学生……一个人的时间一下子多出了那么多分母,时间就慢慢稀释了,日子越过越薄,也越发觉得岁月如流,匆匆而逝。每天也坚持写日记,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没什么变化,但我是越过越心慌,太匆忙了,时间瞬息流逝。第一个半年有很多时间可以关照自己的内心,对生命有更多的体察和思考,而第二个半年就只剩下记录生活和事件本身了,里面唯独缺少了人的精神意识和生命状态。我的恐慌还在于,感觉自己正迷失于无休止的忙碌中,不知道所做为何。
现在在新疆只剩最后的半年了。回头想想,许多期许、愿望、目标好像都没有全然达成。我跟同期来援疆的朋友说:“真想这半年时间,每一分钟都能掰成两分、三分、四分……来过。”其实说这话时,我已陷入时间的惶恐之中。无形中我已被时间利箭射中,处在生命的困境里。那该如何突破这种困境呢?
时间赋予人生命,又毫不怜惜地将人推向终点。人生而为时间所塑造,又羸弱地在时间的碾压下痛苦呻吟。
我这次进疆是直接从盐城南洋机场飞乌鲁木齐的,中途在西安停靠了一个小时。飞机在几千米的高空飞行,但始终能隐约看到云层之下、地面上的城市、河流、纵横的公路和田野。而且从飞机的舷窗望出去,窗外始终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云层下倏忽万变的地面世界,从南到北,一个城市一个城市,一个个乡村、旷野在不断地闪现。还有一个是天空之境,虽然云的形态不一,有时候是一片海,有时候是一座座山峰,有时又是一面薄透的镜面……并且天空也不总是蓝色的,正如云朵不总是白色,有时是铅灰色,有时在光线反照下呈现淡黄、乳白,抑或由微紫、浅橘、淡粉到明黄渐次变化。但这两重世界给我的感觉却不一样。天光渐暗,地面的城市之火越发光彩夺目,令人迷离不定。俯视人间,绚烂里裹挟着时序变换的烦忧和诉说不尽的爱恨情仇。所以,当人从一个城市瞬间移动到另一个城市的时候,常常唏嘘不已。记得一辈子未坐过飞机、高铁的我那已亡故的奶奶曾乘坐最慢的交通工具往返于上海和盐城,她还感慨道:“人是‘窜世宝’,早晨还在上海,现在都到家了。”现在的交通工具快速、便捷,就更让人生出这种‘窜世’的恍惚感了。不过,快捷换来的不是时间的节省和延长,而是更让人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产生惶恐不安和无所适从的感觉。反倒是天空中的世界,无论它怎么变幻形态和色彩,总是让人舒心、安定、淡然。“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许这句话里包含着古人关于时间的智慧和勇气。时间无论是汹汹而来,匆匆而逝,人总得直面山穷水尽的窘态,以“不忧昨日,不期明日”的一份淡定从容,去探寻工作、生活的意义,甚至是可以创造平凡生命的意义。
意义并不是一个需要过多诠释的伟大词汇,它就蕴藏在这个世界无数的生命形态里。与其被动、无奈地被时间挤压,与其被迫不停往前奔波,不如着眼当下,看好脚下的路。不管是人生路漫漫,还是弹指一挥间,都请坚定地迈稳、走好,关注脚下的每一步、当下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份劳作。做出更好的选择,迈出更稳健的步伐,穿越每日的平路或荆棘,只要是纯真、无染、坚定的,你就不会心生慌乱,也更不会迷失在时间之流中。
西塞罗说:“只要拥有一座花园和一个图书馆,就拥有了一切。”“日是好日”,这半年时光我要用日子打造一座充满生命欢歌的时光花园。
【共享阅读系列】
我和图书馆有个约会
高一(9)班 艾斯玛·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像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在我眼中,图书馆就是天堂,而那些书则是成群结队的天使。
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可我的心情像雨天般沉重。因为我本来打算去图书馆看书,可父母却不同意。他们说:“过几天就要考试了,不要到处瞎转悠。”我只好乖乖听话。
过了很久,父母要出去工作了,叮嘱我哪里也不能去!我心想,你们都走了,谁还管得住我呢。我小心翼翼地脱下拖鞋,走到楼梯旁,偷偷看着父母穿上鞋子,走下梯,直到消失在走廊的尽头。只听见“啪”的一声关门声,周围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过了一会儿,我听见了上锁声。于是,立刻跑到阳台上,看着家中的汽车消失在人山人海的街道。
说时迟,那时快。我立马回到自己的卧室,穿好了衣服,一切准备就绪,我飞奔到楼下,拿出钥匙,将门上了锁,直奔图书馆而去。一路上,我既兴奋又紧张,似乎书本在召唤着我。
进了图书馆,淡淡的书香令我心旷神怡。我从书海中选取了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聚精会神地阅读起来。
每本书就像是一个老师,告诉我们人生道理。这个情景真像书中《窃读记》里的场景,主人公在图书馆贪婪地读着。我觉得我就像林海音那样,坐在一个角落,贪婪地吸取着书中的精华,恨不得当时有超能力,可以分身,用不了几个小时就可以读完整个图书馆的书,使自己的知识更加充实。我静静地在那里阅读着,不知黄昏已经来临,人们渐渐回到自己家中,而我却还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图书馆就要打烊了,我无奈地把书放回原处,用手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就像是在跟老朋友告别。
我边走边想着在图书馆发生的一件又一件的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嘴角不时露出一丝微笑。走到家中,父母早已在那里等了我很久。他们骂了我一顿,但我却觉得上图书馆值。
从那以后,父母再也没有阻止我前去图书馆的脚步。我便和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