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题已“死”,人类何为

(2024-06-07 18:18:17)
标签:

写作

问题,人类何为

2024年63         星期          

【作文原题】

新课标I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评析

这个作文题是个大有为的作文题,学生可发挥的空间比较大。而且好的作文题是一面试妖镜,不同人站在它前面可以出不同人对世界的认识、对自己的定位和他对事物的价值判断、阅历、思想。该作文题就是这样辐射面既宽广又深远的题目,可以披沙拣金,获取珠玉。该作文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对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做了考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注重观察、归纳,凝炼自己的想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深入论证,思想要有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本题材料由“答案与问题”这一对核心概念组成,但又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让学生对这一特定现象要有自己深入的思考。作文题既紧扣现实又给写作者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间。可以写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出现,虽然使得我们能够更快速地获取答案,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问题种类越来越多,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也可以写这个问题背后所反映的东西,比如问题减少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在加深,反而可能意味着我们逐渐丧失了探索未知的冲动和勇气问题减少可能导致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变得片面和狭隘;还有问题在减少说明高科技助力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但并不能说明未来的问题会变少了;还有技术进步在影响我们对问题的认知和态度,我们的思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类的未来将何去何从等等。总之,这个题目所能包容的方面和考量的东西很多人类历史在振荡中发展,每一个历史时期,个人能够获得的时代机遇多少,社会越来越紧张、内卷,人生意义匮乏的问题也在反复出现写作是一种思考方式,生活则是一种行动,一种实践,一种创造,人是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消化,同时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在思考和实践中找到个体在时代中存在的意义。

下水作文】

问题,人类何为

邓敏

犹如19世纪后期尼采提出上帝已死这个著名论断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激荡一样当今社会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全方位的到来,也意味着人类社会的巨变即将达到一个临界点。一键就可以找到几乎所有问题的答案,我们十多年的寒窗苦读还有什么意义?一键搜索修修改改就可以完成一个程序工作,那当初那么辛苦学写代码熬夜编程还有必要吗?所有的问题在网上都能找到答案,是不是意味着问题就消失了人类就不再需要思考,也不再迷茫?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其实,在电子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问题真的消失了吗?不存在了吗?或者如材料中所问越来越少了吗?看本次作文题目中就蕴含着一个很深刻的问题。问题的前提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这个前提里就有一百个疑问互联网的普及能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是不是也随之而来涌出了不少问题?电信诈骗、沉迷网络引来各种各样的身心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网络暴力问题侵犯隐私、信息过载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信息泄露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问题还一直在深深困扰着人类。同样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在一次次突破我们对的认知底线、展现其超乎想象的功能的同时,也同样引来了不少热议话题和焦虑比如AI技术带来最显著的问题是增加了人类的失业风险,还有伦理和道德问题、技术垄断问题、隐私侵犯问题、误导信息传播、社会不公、人的心理精神问题、人类能力退化和非人类优先权等一系列非常严重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不断产生了新问题、棘手问题,这些都需要在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去面对、去解决的问题。新的问题不断冲击着人类,也让人类不断内省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技术?到底需要一种怎样的社会?人类应该去往何方?未来社会到底是怎样的生存还是毁灭”,其实这个古老的问题并未消亡,实际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成为一个尖锐的、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这样想来,2000多年前孔子对陪侍在身边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提出的人生命题依然有它深远的意义——世界与你我有关,未来社会的样子即是每一个人要一生努力的结果。所以,那个对个体来说的终结问题——你想成为怎样的人?这个问题一键搜索或许有答案,但是是你想要的答案吗?

作文题目中提供的另一个条件是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我想请问这越来越多能轻轻松松获得答案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看,这又是一个问题问题永远比答案多前一个问题的终结是后一个问题的起因。因为问题的存在,我们的思考才有意义,我们的思也在不断的思维激越中发展变化,社会发展才有它的依托,人类才能不断进步。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开始,一首诗中连续追问了个问题。现在想来,他的个问题既是个体生命的困惑,也是时代的困惑。一个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社会该往何方去?多少代人用追问、思考和行动给了答案。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和矛盾,写作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惊世著,将人类社会引入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还会有新时代的问题

能搜到答案的大多是什么问题?我们回到对问题的甄别上。很显然,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往往是知识类的问题,是那些一旦解答完就进入历史的故堆的问题。甄别完这个问题,是不是对我们的教育,对人类的精神情感世界,对人的思维思想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所诞生的启蒙教育家、思想家都一再强调儿童的兴趣、创造力思维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反对灌输,反对过多教授儿童死的知识,要让儿童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这个问题不是变少了或许增多的时代尤为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