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远古城、霍尔果斯口岸和赛里木湖

(2024-05-14 13:24:21)
标签:

旅游

惠远古城、霍尔果斯口岸和赛里木湖

202455         星期          

今天在当地租车,由弟弟开车带我们上午到惠远古城。古城已经几经更替,没有什么当年的遗迹了,所以它不像丽江、大理、平遥古城那样有很多古代建筑。我们去参观了惠远古城陈列馆。

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不懈努力,清朝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四年(1759年),先后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之乱,统一天山南北。二十七年(1762年)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地方将军“,简称“伊犁将军”钦命明瑞为首任将军,统辖天山南北新疆全境。惠远城是清朝治理新疆的首府之城。晚清因不平等条约而丧失西北大片领土,迫使新疆军政中心东移,但惠远城依旧是伊犁将军驻地,尽管权限缩减,但是它的伊塔边防重镇地位没有改变。

乾隆二十六年至三十一年(1761-1766年),清朝从凉州今甘肃武威人庄演(今武威以西)热河(今河北承德)西安抽调满洲、蒙古八旗官兵,编设满营;从辽宁抽调锡伯官兵,编设锡伯营:从张家口外察哈尔八旗(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抽调官兵,编设察哈尔营;从黑龙江抽调鄂温克、达斡尔官兵,编设索伦营。以上各营皆携眷移驻。此外,招抚原新疆厄鲁特蒙古流散人众,并迁移早期归附清朝后安置在热河的部分厄鲁特达什达瓦部众,编设厄鲁特营。这些驻防各营分地驻守,各有领队大臣,皆在惠远城中设衙署办公,归伊犁将军统辖。同时,从陕西、甘肃等地抽调绿营官兵携眷移驻伊犁,分别驻守绥定城、广仁城、瞻德城、拱宸城、熙春城、塔勒奇城等6城,设置总兵一员,其衙署在绥定城,受伊犁将军节制。满洲、蒙古、锡伯、达斡尔、鄂温克、汉、回等各民族官兵,从家乡西迁而来,扎根祖国西北边陲,世代生息繁衍,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稳定社会、抵御外侵,作出重大贡献。

伊犁将军在惠远居中指挥,设置卡伦,驻守巡边,守卫疆土:增设台站,保障通讯,便利交通;兴办屯田,开设牧场,征税储粮,铸造钱币,发展经济,繁荣地方;兴办学校,发展文化教育;接济东归蒙古土尔扈特部众,指地妥善安置,分设盟旗管理;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管理外藩,对外交涉;抵御侵略,守卫疆土。老惠远城虽被沙俄侵占和拆毁,但新惠远城又在其北崛起。惠远城,为祖国统一、新疆发展、巩固边防、对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不愧为功勋之城。

中午的时候驱车到霍尔果斯口岸。没来之前,我以为这里就是一道国门,最多有几个边防哨所。听来过的同事说,在这里买进口商品,在我脑海中又多出一座国际贸易市场。车开到这里才明白过来,原来霍尔果斯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林立的高楼、斜拉桥、摩天轮、空中旋转餐厅,无不透露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气息,与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就像位老人来到新疆,也感觉新疆与他们想象中的差距很大,这里的绿化情况和现代化进程远超他们的想象

千年驿站商周时期,西域与中原已有商贸往来。至西汉,张骞凿空,丝路初现,带动西域发展;西域都护府设立,新疆纳入汉朝版图。隋唐时期,此地成为丝路北道重要驿站,开启千年丝路繁华。至元代,阿力麻里为察合台汗国首府,有“中亚乐园”美誉,霍尔果斯之名从此时流传至今。清代,边疆驻防重地,有伊犁九城之一的拱宸城,有屯垦戍边的四营八旗和诸多烽台卡伦……西域地区历史上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自西汉起,历代中原王朝时强时弱,和西域地区的关系有疏有密,但均把西域视为故土,并行使管辖权。西域各族在与中原的不断交往中,既发展了各自的经济和文化,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

没有一座都城像阿力麻里消失的这样彻底,但如今这块神奇的土地又因为另外一个名字而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它就是霍尔果斯。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一说牧草丰美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一说聚宝盆)。霍尔果斯之名始于元代,清代晚期改称尼堪卡。新中国成立后,又于1950年正式改称霍尔果斯口岸,沿用至今。

霍尔果斯是我国最早向西开放的口岸,国门是霍尔果斯的地标性建筑。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至今,霍尔果斯口岸国门不断进行着“升级换代”:第一代公路口岸是一排平房;随着业务增长,二代、三代国门不断扩建;1996年,建成第四代国门;2000年以来,口岸进入新的发展期,在第四代国门的基础上改建成第五代国门;2018年,新的第六代国门正式启用。霍尔果斯口岸国门历经6次蜕变,见证了北疆边城跨越世纪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伟大祖国走向繁荣的发展历程。

清代18号界碑,是最早清朝时期中俄边境线的界碑,背面刻有俄国图腾双头鹰及阿拉伯数字“18”,鹰在俄国是勇敢的象年,“18”是界碑的排序。正面刻有满文,意为“石碑”

1882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伊犁界约记》。根据界约规定,在伊犁河南岸界上所立界碑由沙俄政府制作,清政府提供尺寸及所需银两。但是,用于立界的石碑建成后,清政府官员没有到现场监督立牌,沙俄趁机将石碑向我境内推进了20余千米,从此形成了40多平方千米的争议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在解决领土争端问题上进行了不懈努力。1994426日,中哈两国总理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界碑的协定》,对历史遗留的40多平方千米的争议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其中的274平方千米的土地归还我国。在这片区域中,有四块为俄国所立的界碑,18号即其中之一。此碑原立于伊犁河南岸察布查尔县境内的一名为乃奇勒干的小山上,20026月移至霍尔果斯。

从霍尔果斯口岸出来,我们一路开往赛里木湖,路程比较远,要翻过一座山路上还十分邂逅了一个高山雪水瀑布。在新疆能碰上自然瀑布,这简直太难得了,因为这里缺水尽管伊犁有塞外江南之称,但地里、绿植丛中还是需要滴水管来给土地加湿。这两天大晴天中午人在户外不帽子是受不住的。还经过了著名的果子沟大桥,建在两山之间我们一路追随,靠近它,驶过,远离,然后慢慢进入赛里木湖景区

赛里木湖跟去年国庆节在南疆喀什一路上帕米尔高原所见到的白沙湖、喀拉库勒湖不一样那些高原湖泊像一块蓝宝石或绿翡翠跟在西藏看到的雪山湖泊感觉很像赛里木湖也在雪山边,但给人的感觉跟那些深藏在高山中的湖泊不一样,它有点像我在美西看到的太一样湛蓝的湖水和绝佳的雪山之景。我们刚进来的一处湖景横隔出一段白色游艇区,那的感觉就更加接近加利福尼亚与内华达州交界处的太湖了。

围着赛里木湖开一圈有90多公里我们开开停停,每一处下车欣赏的湖面之景都不一样有的地方晶莹剔透,老人家在近水处觅得许多漂亮的石头背阴的湖面天蓝水蓝,中间连绵的雪峰和白云点缀向阳的地方日在天,湖上波光粼粼有的时候一座草亭和长廊增添湖的异国情调近处看水光潋滟波浪翻涌,又有点夏威夷海滩的错觉太阳渐渐下山,光线变得柔和,天空、雪山、湖泊都变成了娴静的粉蓝色,让人有一种安谧的感觉一处湖边有不少大石块方便人坐在其上拍照对着太阳拍出白太阳、礁石、人影组成的白夜剪影天色越来越暗淡,云层压得很低很低,湖边几匹马在低头食草,那画面很静很静,静到仿佛一切都睡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