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犁州第一届“启航联盟”赛课活动听后感

(2024-04-16 18:03:39)
标签:

教育

伊犁州第一届“启航联盟”赛课活动听后感

2024415         星期          

伊犁州第一届启航联盟同课异构赛课交流活动语文的12节课安排在可达拉市第师第一中学举行。高一、高二分别由6位老师开设了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连读课和高二选性必修的风景谈课文。两天我共计听了12堂课。我的感受是

一、不负春日好时光,启航教研新征程

第一届启航联盟赛课活动正好开展在春光里,正是百花争放、姹紫嫣红的好时节,也正是春风十里梦起航的时候在这样一个展示个人风采、展现语文魅力的大舞台上我收获了异彩纷呈的教学设计、课堂架构、活动方案,老师们都各显其能,拿出自己最饱满的精神状态,精心设计用心组织活动,注重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媒体等辅助工具,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风采

尤其是我校的贺璇老师风景无言思想有声的课题设置风景延安的宣传册设计六个打卡景点版面描述画面内容探究精神内涵设计打卡路线写作词这些任务活动每一项都指向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训练每一个活动环节都体现出的独到用心而且各活动任务间环环相扣前一个任务是后一项的铺垫下一个任务又是上一个活动的能力提升贺老师教学不仅体现了风景谈层层递进的文章特色而她设计的三个活动间也呈现出了层层相因、不断提升不断进化学生素养能力的关系。

所以这次盛会无论是赛课老师还是听评课老师来说,都是一次教学教研学习和切磋的极好的机会对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老师都是一次激励,一次启发,博采众长,更好促进未来的教育教研工作

二、从阅读到写作,课堂各风采

这次赛课活动中,许多老师都注意到了语教学从阅读能力的迁移到写作实践的训练。无论是两课连读关键信息的搜索、主题概括到解说词、颁奖词、作文片段练习,还是对单篇课文的批注式阅读关键词关注细节阅读方法的指导到写导游词、写推词、课堂小练笔,都可看出老师们整个教学过程一直在落实语要素模块非常清晰,几个任务部分水到渠成,从读到写非常顺畅,而且呈现出步步深入和拔高态势

老师的课上温婉动人,突破文本的切入点抓取非常好。她巧妙化用了央视春晚山河长安的文设计点设计了风景延安的主题宣传活动颇有巧思接下来打卡路线和打卡景点的环节既让学生饶有兴趣梳理了文本同时又将一帧帧一幅幅自然风景画面给描述了出来显然光有自然之景是远远不够的然后又分小组讨论让同学们在每一处打卡景点中挖掘出其中的人的精神内涵这是文章极为关键的部分也是大力讴歌的一部分内容同学们找出精神内涵点之后大家已基本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这时贺老师才举重若轻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表明写作意图以及文章曲笔运用的妙处。此时点出写作背景,一切水落石。为了体现文章层层深入、层层递进的结构特点,贺老师还设计了一个梯形板书,将无言的风景有声的思想精神,将作者的用心都在这个可视化的板书中直观呈现了出来。由延安风景画面内容的介绍,到精神内涵的挖掘,再到推词的书写,同学们对延安风景的认识,对延安精神的领悟,经历了一个由外而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完整的学习过程

三、情境遍地开花师者有何

听课过程中我也有一点困惑老师们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课几乎都知道要采用情境教学方式以任务或活动为导向情境这个词提出本意是想让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所以连考试命题表述也会注意采用情境性的语言这次听课过程中我看到了对情境设置很好的应用例如贺璇老师的第三个情景活动是让学生在介绍画面和挖掘精神内涵的基础上风景延安设计一个宣传文案写一段推让更多的人了解延安愿意来打卡延安为此贺老师还自己提供了示范这个情境我很喜欢既关照到了文本又总结上升了学生对风景谈这篇课文的认识和体悟

我们不应该让情境流于形式,不是在课堂开始提出情境,后面老师讲解和操作时又回到传统教学的老路上,情境成了个摆设也不是只管情境,热热闹闹地将一堂课变成了板报课、活动课,不管文本,不去深挖文本,让课堂失去了语文课的意味。教师应在情境教学设计过程中,将对文本的学习,将语的素养培养与教学情境的设计完美的结合起来,让情境真正与课堂贴合,让教学真正与生活结合课堂上有预设,更有生成,这才是一个有真实生命流动的课堂

四、课堂应有关键点教师要自我更新

一个单元有一个单元编排的用意,一篇课文有一篇课文的特色,一堂课也应有一堂课的关键点。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什么?今天这堂课要关键解决什么问题,着手完成什么任务这些都是老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任务要集中,重点要突出就像一篇好文章人们一下子就能读出其中的味道,明白作者的心意,因为每一句、每个词都在指向它的核心。课也是如此设计一堂课就是要学生的思维过程慢慢集中到一个点上,击中肯綮,然后才能像庖丁解牛一样,如土委地,牛已解矣。

这次赛课的12位老师囊括了老中青各个年龄层次。我发觉一点,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职业。比如说语言,有的老师语言不干净利,需要进一步的凝练语言有的老师口头禅出,影响了语言的连贯有的老师声音比较绵软,少了些掷地有声的锐气和自信有的老师语言干瘪,缺少点生动和活力。老师的语言不光要中气足,更要干净、生动、连贯、逻辑性强,这是需要有意识去提升的看家本领。第二是解读文本的水平。一个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课堂的思想深,而且只有教师对文本读出自己的深刻感悟,才能设计出有温度的课堂。第三,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有效引导,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评、总结、反思意识这些也都是一位师能做到不断充电,不断自我反思学习的结果。否则,一个老师不及时学习,总是处于消耗的状态,只会越来越跟不上学生的步伐,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最终可能会宕机。

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职业否则拿什么教给学生?所以,启航新征程,我们需要深耕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我

 

清明特辑

生死交织

高一(3)班 马军

推开窗,便是丝丝的细雨,在随意飘洒。天,还是灰蒙蒙的,仿佛万物仍在梦中,只有这清明的雨,安静地落着。徐徐归于大地。

轻轻踏上湿软的泥土,带上一把伞,我便出了门。今天是雨的场。沿着羊肠小道,穿过街道,看着街道上的人们,许多人情绪低落。这让我想起了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应该是老天爷的特意安排吧!

生是生命的开始,一切事物皆如此。一棵参天大树的生命开始于种子被埋在沃土之中,一只鸡的生命开始于它的破壳而出,一个人的生命开始于亿万个精子中最坚强勇敢的那个,最终与卵子相结合的那一刻。生是伟大的美丽的高尚的,并且是值得称赞的。尽管这个世界上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公平之事,但是生命对我们彼此公平,每个人都只有一次。

与之相反的是死。死被人们厌恶、排斥,由于人不知道死后是什么状况,是否有天堂和地狱,一直是猜疑不定的。我这样想过,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愿意做一个孤独的魂灵,远离这尘世间的喧嚣污染,飞往一个没有黑暗、忧愁世界,在那里思考已渐渐流逝的岁月、一个个消亡的生命。

生与死就是一篇文章,一篇书写整个人生的文章,一篇只有自己才能看得懂的文章,每一句话都代表着一段经历,每一个标点蕴涵着一种坎坷。

生只有一次,死也只有一次。生的时候发生的事让我们无法忘却,而死预示着一切灰飞烟灭。来到这个绚丽多彩的人间,我们要学会面对任何情感与冲突,学会直面死亡,活在当下。这样,当我们站在死亡的面前时,就不会感到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