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奶牛场探望同事
(2024-04-01 20:11:53)
标签:
情感 |
去奶牛场探望同事
2024年3月29日
王金老师瘦瘦的,去年她在青年教师课堂大赛上穿一件粉色的裙子,头上还别了一个精致的小发卡,美得就像个小仙女。而且她高挑,身材又十分匀称,跳起舞来特别好看。别看她小身板,说话轻轻柔柔的,却能量强大,管得一帮普通班的皮猴子服服帖帖的。
可是,最近王金老师办公桌一直空着,我两周前给每位老师派发的小甜点,她一点都没动。我问郭郭老师,被告知她生病了,刚从医院回她妈妈家休养。同事们打算午饭后去王金妈妈家探望她。
中饭过后,我早早地从工作组赶到学校。郭郭说:“万事俱备,只等鸡来。”她再次打电话,确认鸡什么时候会到。大家中午两点刚刚结束完监考,坐回办公室,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饭菜享用午饭。我旁边的郭老师还让我尝尝她家的带鱼。她说,小时候妈妈喜欢做鱼,所以她也很爱吃鱼,而且她和儿子都喜欢吃鱼头。这话一说,大家都分享了自己吃鱼头的感受,有的说鱼嘴好吃,是活肉;有说吃鱼腮,那边的肉没卡子;还有爱吃鱼眼睛的;当然也有表示鱼头什么也没有,有什么好吃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体验,各自不同的认识。
大家吃得差不多了,关关的妈妈电话过来,鸡已送到学校大门口了。这样,我、郭郭、丽丽,还有魏主任一起提着两袋鹅蛋、两只新宰杀干净的老母鸡往郭郭车的方向走。坤少没在办公室吃饭,他出去吃,看我们提着东西,就上来帮我们。他看见又大又白的鹅蛋说,他还没吃过鹅蛋,听说有点腥。我告诉他:“一点都不腥。在老家,我妈每到立夏都会给我儿子准备一个鹅蛋、两个鸭蛋和四只鸡蛋。鹅蛋太大,儿子吃不完。我会切下来,沾上酱油吃,很香。”我建议坤少,今年立夏买个鹅蛋尝尝。郭郭说:“这边因为民族习俗各不相同,所以没有立夏必须吃蛋的习惯。孩子们也不会带蛋到学校去斗蛋。”坤少告诉我,在南疆有一种吃鸵鸟蛋的黑暗料理,就是将鸵鸟蛋去顶盖,倒出一部分蛋清,然后将鹌鹑蛋、鸽子蛋、鸡蛋之类的蛋加进去,倒入蜂蜜搅拌混合,最后放在火上烤。据说,烤出来的黑暗料理鸵鸟蛋还挺好吃。
我们去超市又拿了两盒牛奶。郭郭和王金是对桌,她们俩情同姐妹。她还单独送了一盒燕窝。然后,我们一行人驱车去奶牛场王金妈妈家。去奶牛场的路经过我周日晚上看到的那个有异域风情的建筑。魏主任说,那儿以前是个清真寺。哦,这就解答了我的疑惑。因为它的确看着不像寻常的居所。今天没有夕阳的映照,周围也没什么人,所以它显得很寂静。
这个时候,应该是午休的时候,太阳有点晒,所以外面也没什么人活动。我们很快就来到一处居民点。郭郭将车停在一排房子入口处。这排平房看起来很普通,没有彩色的粉刷,也没有民俗风情的建筑工艺,但窗户很大。门上贴着大红对联的就是王金妈妈家。很快,一位瘦瘦的女孩儿出来给我们开门。一看就知道她应该是王金的妹妹。据说,王金住院的时候,都是妹妹照顾着,姐妹情深就是不一样。然后,王金也出来了,她裹着一件毛茸茸的外套,神情有几分疲倦。
我们赶紧到屋内,屋内有暖气片,而且向阳的大玻璃窗让阳光将屋子照得暖和和的。我们坐在沙发上聊天,王金妈妈拿出家中自制的树上吊干杏和一些小点心给我们吃。王金妈妈也不胖,而且王金看起来更像妈妈。在客厅聊天时,我环顾了一下屋子,客厅面积很大,除了一张我们坐着的布沙发,还有一张单人床,可能方便王金白天在单人床上靠一靠,想活动也可以在屋内靠阳光的那一侧走一走。这是一个三居室,沙发后面应该是个大卧室,而对面则是两个小卧室,因为有两个门。王金说,她从医院回来之后,家里就让她睡在向阳的那个卧室。这两个小卧室估计是她姐妹俩的。回来后,妈妈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她老公也会时常过来陪她。她让我们把她的书带来,在家备备课。我们都劝她,好好休息,养好身体再说。她脸色没以前好,看来这次是遭了点罪的。我们将带来的鸡交给她妈妈。她妈妈说:“让你们破费了。我也烧鸡给她,可她就是不怎么吃,单喝点鸡汤。”临别时,我们都叮嘱王金多吃点,把身体养结实了。她要送我们到门口,我们不让。
王金妈妈家有一个很大的院子,一看就知道她爸妈是勤劳治家的能手。他们将那片地用砖块分出了一个个小格子,估计每个格子里种植不一样的花卉和蔬菜。在这块地的四周还长了许多树。王金妈说吊干杏就是自家长的,那肯定也长了一些其他的果树。这边的人生活有情调,不光长实用的蔬菜、水果,还一定会种上极具观赏性的花卉植物。春夏之交的时候,你走进每家小院,都仿佛进入了花香四溢的植物园。
【共享阅读系列】
午后,与图书馆的邂逅
高一(3)班 马英俊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题记
书籍,就如惠普尔说的,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也如莎士比亚说的,是人类知识的总统;又如凯勒说的,一本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在学校,每天重复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上课、下课、吃饭、睡觉,是如此的枯燥无味。但是有那么以件事能让我在这当中得到暂时的放松——去图书馆看书。
在初中时,一到图书馆,我就在众多的书中发现了我最中意的一本。它就是《骆驼祥子》。起初,我只是因为它的名字而好奇。好奇一只骆驼有什么好写的,还给起了个名字。
直到后来,因为正好是必读的书,经过老师课上的讲解,我才逐渐明白,主人公的命运多舛。祥子刚开始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热情,有自己的目标。自从经历了三起三落后,他完全像变了个人,变得懒惰、贪婪、麻木,甚至自甘堕落,像一具行尸走肉,空有躯体,而那鲜活的灵魂已被当时肮脏的社会摧残殆尽。老舍先生写这本书时,充满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和对生活在底层人民的同情。这本书也引发了我对祥子的怜悯。也是在这个午后,激起了我对读书的热爱。
当然,图书馆中除了这些书之外,还有许多的名著、作文书、小说、杂志等。我每天就在这儿,在这片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在这充满书香的小屋中领略了伟大的中华文化,体会到古今中外的文化,体会到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发现了大千世界的奥秘。
曾有人不解,问我现在网络如此发达,为什么不在网上看书呢?我真挚地回答了他,我享受图书馆中浓浓的书香味,享受抚摸它的触感,也享受在午后与它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