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四要素公式

标签:
写作 |
高分作文四要素公式
(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高级中学的作文公开课6)
2024年2月27日
师:大家好,欢迎回到邓老师的作文课堂。我们去年开设了一系列的作文课,大家还记得吗?比如说如何命名,还有审题、开篇,还有二元和三元的思辨关系,是吧?今年呢,我们仍然要把作文进行到底,做大,做强,做精细。任何一个事情做到最顶尖,一定要去深耕和深挖。今年的目标是用一年的时间带着大家去冲高考作文的55分。高考55分不是神话,是有公式,并且是有案可循的。
为什么老师这么笃定和这么有信心呢?你们首先来看PPT。
PPT展示:
师:“押题没什么大不了,高考命题的秘密是什么?”今天我说,我可以押中2024年的高考作文题,你们信不信啊?能吹这个牛的人得有这个实力,对吧?来,我们就仔细来观察一下这两个高考作文题。一个是2019年的高考全国卷作文题,一个是2016年的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看有什么共性?
生:漫画。
师:对,很好,第一形式都是漫画,也就是说过几年说不定还可以能有漫画题目的作文,我们可以着手准备起来。好,再继续观察图。这是高三的一个毕业班的老师,最后一堂课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生:依依不舍。
师:有同学第一反应说,依依不舍。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两个小朋友。第一个考到100分,脸上有一个吻,父母赏了一个吻;然后只少考了两分,结果同一个位置是一个巴掌。再来看另一个小朋友,第一次55分脸上挨了一个巴掌,然后只多了6分,61分及格了,父母就怎么样?
生:给了一个深情的吻。
师:同学们修饰得很到位。也许在说这两个小朋友的时候,心头在滴血,好像说的就是自己呀。好,来看一下有什么共性?
生:都跟学习有关。
师:或者换句话说,都跟教育有关,是反映了“教育的问题”。同学们,你的素材库里面要加上关于教育方面名言、最近出台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学习、教育的一些事例,要留心收集,到时候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将素材插入你的文章里。也许题目的细节不一样,但谈的是一个共同的话题,就可以用起来。好,再来往下看。
PPT展示:
【2017高考语文全国1卷作文】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高考语文全国1卷作文】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天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的18岁的一代人阅读。
【2011新课标全国卷作文】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师:来看一下,这是三篇高考作文题目。一篇是2017年的高考作文,说来华留学生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然后让你从这里面找两到三个关键词来向外国留学生呈现你对中国的认识,你的话题要有一定的关联。
再来看2018年的高考作文题,2000年世纪宝宝,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天空授课,还有公路村村通、精准扶贫。2017年是网民规模达到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了,已经到了十八岁,这是给世纪宝宝专门命的题。2020年我国要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看到了。展望未来,2035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同时也有自己的使命和挑战,写一篇文章装入“时光瓶”留给2035年那一代18岁的年轻人。蛮有创意的。
然后往前推,看2011年的新课标全国卷作文题,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发布,他们跟跟踪了全球75万家新闻机构发现,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这是2011年,回看这篇高考作文题的时候,我突然发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011年那么早全球就已经盯着我们,就预测了中国崛起。其实,2011年是我第一年夏天出去义务支教。第一个去的地方是云南西双版纳的章朗小学。当时,那个地方还蛮穷的,公路没有通到山上,没有公交车。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里面罗列出这么几条:经济发展了,国际影响大了,民生改善了,科技水平提升了,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好,大家看一下2011、2017、
生:国家发展。
师:噢,都是有关国家发展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大的命题,叫“家国情怀”。今年也是如此,因为我们中国特色在里面,不排除家国情怀这类命题的可能。如果碰到关于家国情怀的名句、政策、时政新闻,或者相关素材,一定要收集起来。
好,现在回头看一下,相信老师完全可以预测到今年高考题了吧。很简单,就是把从去年开始往前推的10年全国高考卷真题拿出来好好研究一下,找出共性,然后罗列出几个方向来,在这些方面下工夫,一定能押中,准备素材,准备名句,你高考的时候一定能用到。还记得去年期末考试作文题里的一句话,也是黑塞文章的一句话,“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关键在思考、在精,所以要掌握精要思路和素材。那下面作文要获得高分55分,从哪四个方面去着手呢?
PPT展示:
高分作文=审题立意+逻辑结构+丰富内容+美化语言
师:就是审题立意、逻辑结构、丰富内容和美化语言。我要用一年的时间对这四个要素进行深耕和深挖。以后教学要紧紧围绕这四要素公式进行。
PPT展示:
【审题立意】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孩子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7高考语文全国1卷作文)
剧透几个“高级思维”框架:辩证(发展-问题)时空(过去、现在、未来)由小见大(个人、社会、国家)
好,我们来看2017年的高考全国1卷作文,审题的时候养成好习惯——画重点,这个是我帮你们画的,以后你们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把重点内容给画下来。审题立意方面我可以剧透几个方法,来大家可以记一下。比如说“辩证”,看这些“中国关键词”,有体现中国文化自信的、中国科技发展的,有体现中国蒸蒸日上的一面;再看“空气污染”“食品安全”,也有我们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一体表面,发展过程可能会出现问题,我们可以就辩证的角度去审题立意。
第二个,时空角度,过去、现在、未来。比如“长城”可以代表过去的辉煌成就、文明、传统文化;“一带一路”代表现在的发展;我们还可以展望未来。第三个,由小见大。比如说代表个人的“广场舞”,体现中国大妈的积极精神状态;再选个代表集体的,那就“美丽乡村”吧;下面选个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这几个高阶思维对你审题立意是有帮助的,可以由此思维辐射出去。下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该作文题的审题立意,马上结合逻辑结构的内容,一起找同学来聊一聊。
PPT展示:
【逻辑建构】
写作框架(初步):(1)并列式
标题:
论点:
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
(2)层进式
标题:
论点:
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
师:再看第二点:逻辑建构。记一下逻辑建构的初步框架——并列式、层进式,当然写熟练后尽量不用这种看起来很整齐,而实际上阅卷老师很难给你打高分的格式,要在此基础上学会变化。但是我们初步练习的时候可以用它来训练,练到高阶的时候就可以放开手脚,灵活自如地变幻结构。并列式很简单,我前面说到的时间、由小到大都是层进式。我们先从最基本的练起吧,好好思考一下2017年的作文题,列一个简单的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