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湖上行走
(2024-01-31 23:23:56)在玉湖上行走
2024年1月21日
今天到昭苏玉湖去踏冰,看冰上的气泡和冰花。
一路上依然或是莽莽雪原,或是裸露山体的雪山,或是零星的人家,或是冬雪地里的牛羊群,或是一排排的玉树琼枝,都一闪而过,疾驰向车后去了。随着孩子们一声惊呼,宽阔的冰面出现在车左侧。但车并没有停,依旧一路向前。我们知道快到玉湖观景点了。于是,拿出昨天在昭苏药店买的暖宝宝,贴在双脚脚掌上。昨天,其他地方都裹得严实,唯独脚冷。今天导游说了,玉壶对着风口,最冷,一定得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本地人脚上都穿的是带毛的鞋子,不怕冷。我看了一下,就我们和邻居一对内地来的年轻人贴了暖宝宝。
车门一打开,大家就呼啦奔向冰面。以前翡翠一样的圣湖,那些深不见底的高山大湖,现在厚道地任凭人类的双脚踏足其上。我每每想到,这可是在国庆节出游时看一眼都令人惊羡无比的圣湖啊,只远远观望一眼,就已令人心醉不已,如今我竟然能走在它上面,能安然地从这头走到那头,还能在它怀里撒泼打滚,它都不能奈我何了呢。
想到这里,我激动无比,干脆不用小心翼翼地走了。我直接坐到湖上,拍打蓝色的湖体,翻身,打滚,比在自家床上还自由。在床上还怕滚到地上呢,但在偌大的湖面上,想怎么滚都可以。
冰上有一道道白雪纹,冰下还会有浅白色的斑点,好像这湖不是一下子结冰的,而是底下先结了一层冰,冰上有些白点,然后上面又开始慢慢结冰,所以一块冰面下会有不同层次的白斑,就像一个个小气泡。可能这就是传说的冰上气泡吧。仔细看,还有些冰层垂直往下是细密的冰须,像直直的胡须,又像一条条虚线,还像一道道雨帘。如果窗玻璃上有这些纹路,一定会觉得它快碎裂了。但在冬天,湖面的冰上人们玩得不亦乐乎,完全不在意它是否会带来危险。这么多人都在冰上玩耍,有的还租来冰车骑,人一多,也消解了内心的不安。
渐渐地,湖上起风了。风扫着冰上的浮雪,呼啸向前,也推动着我。坐着,躺着,爬在冰面上,不冷。但待久了,风吹得冷,口罩里鼻涕快下来了。我赶紧躲到冰上的帐篷小屋里,拉上拉链,里面有一张桌子,四五把椅子,旁边还有一个电烤炉,可以围炉煮茶。但即使不生火,在里面密不透风,也不觉外面风寒天冷。如果再有面透明的窗子,可以坐在里面欣赏湖上的山色,那就更好了。
坐一会儿,出来。看到大湖之上,两山之间,有三个小小的人立在湖面上。如果抹去湖面上的嬉闹声,抹去那些人工装饰,只单单看画面上的湖、山、人,是不是有一种亘古旷远的感觉?我想那三个远远躲开身后喧闹的人,他们静静地立在风中,远远地立于湖面,也是为了获得这份身心的宁静吧。“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大自然常常会有惊喜给人类,所以当恩赐降临时,无需跪拜祈祷,只静静领受便好。
玉湖岸边有几个球体建筑,半面是透明的。我进到一家火锅店,不是吃中饭时间,服务员也未上前强行推销。我顾自拉开一把椅子,面对着透明的那一面,坐着欣赏外面的雪山。这几座山未全被雪覆盖,许多山上的树木都裸露在外,呈黑青色,只在山顶和树缝间漏着点雪色。山前停着数辆轿车和大巴,正有游客从小车上下来。今天是周日,中小学陆续放假,冬游的人日渐多了起来。导游说,2023年疫情政策放开,私驾游多了,跟团游的人数还不如疫情时期。
岸边还有一排小火车和哈萨克毡房,都是做餐饮生意的。儿子打电话给我,他在毡房点了一些烤肉,喊我一起品尝。我走过去,是一对哈萨克夫妇在做烧烤生意,儿子一个人坐在毡房内,里面没有暖气。老板娘给我倒了一杯热茶,我抱着取暖。我们又加了点烤串,点了半个馕。景区冬天的生意并不好做,价格还可以,不算贵。
中午的一顿团餐在农家乐,菜品比昨天的丰盛。大家纷纷表示,288元的两日游,吃和住的条件都超过了自己的想象。能得到老年团员的认可,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下午在特克斯的九宫城停留了一个小时,其实我更希望去八卦城。还好九宫城虽然是人造景区,但门口的欢迎仪式让我们立马觉得受到了贵宾待遇。身着民族服装或盛装打扮的景区演员早早在门口候迎我们,见我们团的人聚拢到门口,立刻先献上三支舞蹈,然后姑娘、小伙子们还特地邀请我们一起跳舞。与我共舞的姑娘还教我手部动作和怎么抖肩,他们的热情感染了大家。这个欢迎仪式非常特别。然后,有专人带我们在九宫城逛了一圈,大家钻进礼品店、怀旧零食店,还有乐器民俗店里去参观、购物。里面还有各种餐饮店和滑雪、开雪地车等娱乐项目。其实这里就是一个集购物、游乐、休闲于一体的商业城。
半个小时过后,一辆辆花车伴着音乐在城内巡游,有雪山车、雪人车、冰雪奇缘主题车、瓜果盛会车、石榴车等,都是与冰雪和当地特产有关的主题花车。这些文创节目挺诚心的,有的大型游乐场还做不到完全与其宣传匹配的文创表演,而今天我在九宫城这样一个不算火的游园却看到了两场实心满意的文艺表演,感受到了新疆文旅部门的真诚。认真做事是会收到回报的。上车时导游问大家对旅程还满意吗,大家回答的声音非常响亮——“满意!”
园子里还有许多可以拍照打卡的地方。我发觉,常常是一些小众景点会给人意外惊喜,而且收获往往大于预期,而那些热门景点反而达不到心中所期望的结果。
可能是冷门景点的性价比更高吧。
【共享阅读系列】
我和书的故事
高一(3)班 王昊
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高尔基说过,“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在我看来,书就是书,就像船的锚一样,起落之间本已举足轻重,不需要再加任何的修饰。
我喜欢书。我自己的书,每一本都是我的宝贝。在这其中,我更喜欢沈石溪先生写的书。我总会沉浸在沈石溪先生的书中无法自拔。
上了一周的课,终于到了周末,那就抓紧出发吧,去图书馆,去书店。进入书店,就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拉着我走。拉着我去到摆满了沈石溪先生著作的书架,看着琳琅满目的书籍,一时不知该看什么书了。我的目光从最上面移到最下面,从最左移到最右,看了许久,还是不知看什么。
就在这时,突然我的目光被一本名叫《最后一头战象》的书给吸引了。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拿下来,轻轻地抚摸着它的外皮。打开书,一种独属于纸质书的香气进入了我的鼻子。好香,好喜欢,这就是我喜欢纸质书的原因之一。拿着书,找个空位置坐下,静下心来读。转眼半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是时候该回家了。拿着书,付完钱后就准备回家。
坐上车,这书就好像有魔力一样,让我无法控制自己,在车上就把书打开,继续开始了读书。转眼就到了家,而我的目光却没有移开过书。不知道这书怎么吸引我的,导致我看书看到12点,被母亲教训了一下,才放下书去睡觉。躺在床上时还想着那本书里的内容,心里抱着对书的好奇进入了梦乡。我两天就读完了这本书,又反复读了几遍。
每次读书,我就好像一条快活的小鱼,畅游在其中。我在书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悲伤,感悟到人生的真理。不论是喜是悲,都使我感到非常充实。书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是我最要好的老师,它帮助我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难题,也给我知识,给我力量。知识就像海洋,无边无际,在我的生命中,它帮助我度过难关,帮助我远航,带我去寻找知识的彼岸。
书给我知识,给我力量,这一切怎能说不是书的恩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