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冰雕
(2024-01-30 22:06:44)看冰雕
2024年1月20日
今天跟团去昭苏湿地公园看冰雕。
本以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没几个人愿意出来。结果察县这边线路车师傅将我们送到伊宁斯大林街5巷大世界隆鑫酒店门口的大巴上时,满满一车人,甚至有没座位的。导游又调来一辆小中巴,这样一耽搁,直到11点才出发。我看了一下,一车满员45座的大巴上老年人居多,有的满脸皱纹,看着年纪很大了,但人家坐在车最后一排,恁是头不晕、眼不花,没事儿。除了老年人,车上最欢腾的就是小孩。幼儿园、小学放假了,于是大人将孩子们的旅行安排上,憋了一个学期,现在不用上学,出去玩,哪有不开心的。车上单身年轻人最少,我旁边是一对从内地来的恋人。几乎除他们外,就没几个年轻小伙、姑娘了。儿子在这群人中显得比较另类,他一头染色的小卷发,全程很少说话,在吃饭时受到一桌大妈的关照。
车从11点开出,到下午2点多到一家挺豪华的餐厅吃中饭。从伊宁到昭苏约有200公里,但一路上睡睡醒醒、看看窗外的雪景,并不觉得无聊。老实话,新疆的风景在路上,包括冬景。窗外白茫茫一片,雪原、雪山、天空连在一起,中间没有杂色,那么纯粹,那么洁净。这样的雪色并不感觉单调,反而让人有一种震撼之感。还有一处雪原上一路都有白色风车,风车仿佛是静止的,远远近近的风车错落排列在雪地里,如梦似幻。
车越近昭苏,天应该是越冷的,因为这里的树上全白了。在察县,雪覆盖不了全树。但在昭苏不同,无论多么细的树枝,都是白色的。这里的树才真的是玉树琼枝,每一个细小的枝丫都是白的,好像它们生来就是雪做的。
饭后,车开了约有半个多小时,将我们送到昭苏县城的宾馆,住的条件也非常好。现在旅行社安排餐宿的标准都不错,再不是乡村小野店了,起码宾馆装潢、设施都挺讲究的。今天的行程很宽松,导游让我们上去休息到5点集合。我打开地图,看附近有一家寺庙,想去看看,又贪屋子里头的暖和、舒适,往床上一躺,就舍不得爬起来了。
五点出发去湿地公园。夏天湿地公园会有天马在水中奔跑的实景表演。山坡上有各种各样的景观小屋,有帐篷的,有玻璃的,也有毡房。在这里住一晚应该挺贵的吧。坡上还有一个观景台。我爬上去时,有几个三脚架支的“长枪短炮”在拍摄坡下的冰雕和对面山上的落日。其实,单在观景台上看四周的雪山,就已不虚此行了。我身后的雪山仿佛就在那些景观小屋的旁边,一推开窗就能嗅到山上的清新雪气。这些山除了有冬日的凌冽之气外,还透着一种极地蓝,很幽静的冰蓝色。雪上的云层很厚,有一段透着光亮,像天空撕开一道口子,仿佛从光亮处会下来一群外星人。
我在木台阶上坐下,拉紧衣领,想要好好欣赏一下周围的山景。如果说东边天空的雪山是一位娴静的姑娘,那么西边天空则像是一位正处于热恋中的少女,她在山的轮廓上晕出一层又一层粉红色的霞晕,映得西边的雪山也像害了羞似的。兴许云霞和雪山正是一对在热烈拥吻的少男少女,他们脸上的红晕已分不出你的还是她的。要不是山坡上太冷,我真想待在观景台上,用我的眼睛记录下大地上最动人的情感。可惜血肉之躯耐不住山坡上的高寒,我的手只露出来按一下拍摄键,就得赶紧缩回到手套中去,而脚趾头已冻得没了知觉。不得已,下山找个温暖小屋,进去按摩按摩脚,暖和一下再出来看冰雕、蹦迪。
夜晚,亮灯了。那些透明的冰宫殿都变换了五彩的颜色。湿地公园上有一座雪景迷宫,各种冰柱或从地面升起,或从空中垂下,层层叠叠,嶙峋怪异,颇有些狰狞色。还有些透明冰块里面冻着五颜六色的花朵,灯光打在上面特别漂亮,像发光的琥珀。另外,还有奥林匹克运动阴刻雪雕,有动物造型的雕塑,动画人物光头强和大熊、二熊也憨态可掬地位列其中,还有白雪公主、雪孩儿、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冰雕,最多的还是昭苏的明星——天马冰雕,它们四蹄生风,驰骋在广袤雪原上。
湿地公园最中心是一个立体的雪人雕像,它约有3米高,浑圆的身体,滚圆的脸,戴着一顶小帽子,围着一条鲜红色的大围巾,圆圆的眼睛,红色的圆鼻子,弯弯的小嘴,红鼻子下还拖着两条长鼻涕,看起来娇憨可爱。它身旁有一块白色雪牌,上面四个红色小字“相约昭苏”。软萌可爱的雪人既是昭苏冰雪节的吉祥物,也是整个冰雪世界的标志性雕像,是挺招人喜爱的。
8点钟,音乐声响起,挺动感。这么冷,是该蹦一蹦,跺一跺脚,但大家都缩着脑袋,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灯光在拱形长廊、奥林匹克城堡、城塔、宫殿、牌楼里有节奏地闪烁,音乐声也很激烈,可就是没有人蹦迪。扛不住严寒的人要么像我一样躲在温暖小屋里,要么早早回大巴车上暖和了。不怕冷的去城堡玩夜间滑雪项目了。
今晚月亮很亮,凝视着下方灯火璀璨、动感十足的冰雪世界。它在夜空孤零零的一个,显得很冷清。
9点钟,车将我们送回昭苏县。导游给我们介绍美食街上有一家马肉纳仁店不错,来昭苏一定要尝尝马肉和纳仁。我和儿子每人来了一碗马肉纳仁,挺美味的。只不过200元一公斤的马肉拼盘有点贵,我们没点。隔壁一桌八口人点了一份,可能是马的不同部位肉都有吧,我没细看。
国庆节,从喀什回伊宁的飞机上,同座是位昭苏的小伙子。我跟他聊到昭苏的时候,他说这里的冬季很长,他基本不出来。我以为昭苏的冬天一定冷得不行,户外一定没有人。今天虽然领略了它的寒冷,但我感觉各方面生活跟察县差不多。也不是足不出户的那种,带着室内的热气,穿个厚外套出去觅个食,或者去个KTV、酒吧等室内场所也不是难事。何况出门还有小汽车。路上的雪,环卫工人连夜都给扫净了,完全不用担心出行。
雪国的环卫工人很辛苦。下雪夜,我听到屋子外头的扫雪机一直轰鸣着。早晨推门出去一看,路上的雪已堆到两边绿化带里了,我可以骑车去学校上早读。
我想,无论是昭苏,还是东北、漠河,有这些辛劳的环卫工人为大家保驾护航,到哪儿都不会大雪封路,一脚踩上去陷进半个人那么夸张。一切都会井然有序,再冷的天,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影响。现实打破了我对极寒地带的可怖想象,我对自己的适应范围有了更大的信心。
【共享阅读系列】
我与书籍的故事
高一(3)班 布阿依夏木
书是我们的导师、良药、营养品,但我认为书也是一种滋养我们灵魂的食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滋养品,又是一切智慧的根源。读的书越多,获得的学问就越多。
我以前不是很喜欢看书,因为我看书总是囫囵吞枣,会忘记自己读过的书。但是现在不一样,因为书是知识的源泉,如果不喜欢或不读书,就没有办法广泛地学习知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我现在读书不会那样囫囵吞枣了,而是细嚼慢咽,细细品尝着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有时看到精彩的部分,我会不由地笑出声,似乎自己身临其境似的。
书和我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它传授我知识,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指引我正确的方向。它就像我的知己,时刻陪伴着我,告诉我很多有趣的事。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书是一切学问的源泉,是打开学问大门的钥匙。
一本好书,能荡涤人的灵魂,纯净人的心灵。一本好书,能使人开阔视野;一本好书,能使人增长学问,让人进步。因此,读好书是特别重要的。很多人对好的书籍爱不释手,读一本好书,可以收获一份才智;读一本好书,可以启迪人生;读一本好书,可以点亮未来;读一本好书,可以共享一份欢乐。
好读书,读好书,让我们在书籍的海洋里,汲取无穷无尽的学问,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兴盛奉献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每个人又都是重要的一环。只有天天读书,才会环环相扣,每个个体的人生才能发挥重要作用,才会有意义,才会有存在的价值。所以要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