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伊犁州图书馆
(2024-01-16 16:46:46)上伊犁州图书馆
2024年1月5日
早饭后坐公交车到伊宁图书馆。我布置学生假日去图书馆,并且写上图书馆或与书籍的故事,打算等“家乡文化生活系列”推完之后,就推送关于阅读的系列文章。
伊犁州图书馆和博物馆靠得很近,都在文化公园附近。下车就看见文化公园了,心想先去看书,图书馆有时间限制,公园是开放式的,什么时候都可以去。
图书馆一共有三层,正门对着马路,门脸开阔、大气。一层层台基上去,显得主馆位置很高,地下还有一层。门右侧有个花圃,有些地方雪还未融化。
进到图书馆里,很暖和。一楼往左走,有一个休闲书吧,布置得很雅致。有一个版面墙柜,插入的是最新杂志。我一看,有我喜欢的《瑞丽》《青年文摘》《看电影》等杂志,等转一圈回来,抽几本拿到靠窗的桌椅那边阅读,岂不很美好。这样美美地想着,继续浏览这个只有我一个人的书吧。书吧布置挺有文艺范儿的,有白板活动区,可以在此处搞一些读书活动。一排排报刊架子后面有个小吧台,旁边还有三五个小桌、小椅。当初设计的时候应该是想让读者在阅读之余还可以品茶香,或者伴着幽幽的咖啡香味。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可以在这里辟出一个夜读区。也就是说,休闲书吧单列开来,不受时间限制,让下班的人们也可以来此读一读书,受一份书香的沐浴,洗却身上的浮尘和烦躁,让书籍净化心灵。
出了休闲书吧,门外有五颜六色拼组的塑料桌和一排排蓝色的小桌子的区域就是儿童阅读区域了。这里的书架都比较矮,方便孩子们拿取。一楼大厅右侧是咨询台,还有寄存柜和朗读亭。《朗读者》节目正兴时,各地排队到朗读亭体验。我没进去过,不知在里面读书是什么感觉。今天,朗读亭里没人,整个图书馆也没几个人。我没有拉开朗读亭的门,因为我没准备好读什么文章,要送给谁。
上到二楼,社科书库和文学书库都是开放型的设计,围着中间楼梯口四周一圈都是书架,没有房间、墙壁隔开。上楼之后,我循着顺时针方向走,先是历史、地理书籍,然后走到正面是心理、励志方面的书。正对着楼梯口处,是一排排用来读书或者自修学习的桌椅,有一两个人在这里看书、学习。再往前走是文学类书籍,这一类书籍众多,占了正侧两边的书架。我在侧边过道还看到两个柜子,柜子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水杯,还有书籍。书柜上贴了张大纸条,上面写着“占座物品暂放处”。这个小小举措让人体味到“彬彬有礼”这个词的内涵情感。图书馆管理方设这个区域体现这个文化部门的人文气息和关怀,理解求学者的不易,尊重对方,替对方暂存其私人物品。这么多杯子和书可见当时读书风气之盛,一桌难求的局面。另一方面,读书人也彬彬有礼,这些东西在这里默默等待主人,而其他人非己所有绝不贪念,大家都保持着君子风度。其实,从这个小柜台也可以折射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早不是当年生活匮乏的年代了,谁都不缺了水杯什么的,当然也不会拿别人的东西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走出饥荒的年代,现在要解决的是心灵饥渴的问题。现代社会,心理问题不断,我觉得正是文化发挥作用的时候。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单位,应当肩负起这样的责任。
我上图书馆,还想看看最近有什么读书、讲座、电影展播等活动。可惜没有。馆中看书的人也寥寥无几,都到一点多了,儿童阅读区没有一个小孩。虽然今天是星期五,不是节假日,但这样一个州级图书馆应该有更多吸引人来的地方,应该成为市民休闲文化的中心。如果说伊宁市民读书风气不浓,我想这种风气馆方是可以大力营造和培养的,这是其可以有为的地方。
图书馆的沙发、桌椅设施都很好,书籍也很多,来的人却不多,可惜了。“上图书馆”可以成为伊宁城市的一个宣传口号。要提升一个地区人们的文化层次,我觉得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阵地。文化兴疆不单单是出几部舞台剧,这个大部分老百姓还看不到。图书馆是对全民免费开放的文化单位,是文明的窗口,人人皆可上图书馆,而且老少皆宜。我希望看到伊宁图书馆每一个阅读区都有读者在津津有味地沉醉在书籍的世界里。
三楼党建馆和国学馆是单独设置出来的空间,布置得比较有格调。党建馆有内外两间,一间室内除了靠墙的书架外,中厅放置了三张小圆桌,每张圆桌边有四张圈椅,都是深棕色,给人一种肃穆庄重的感觉。外间有一张铺着桌布的长条会议桌,可容纳十多人开小型会议,靠窗那边还有一排椅子。所以这间更像间会议室。三楼另一边的国学馆也是一个独立空间,布置得跟党建馆一样,只是空间更大。
就今天的读者量来说,这个图书馆的公众空间和藏书绰绰有余。但城市在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升,我觉得伊犁图书馆小了,不光空间小,藏书也不够,而且还缺少能容纳更多人的活动室、大型公共讲座会场、电影播放厅等区域。我相信再过几年,这个图书馆会和现在不一样。当然,届时也许伊宁会多几个图书馆。每个区至少都有一个,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家乡文化生活系列】
家乡的景
高一(9)班 赵子怡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新疆,被称为塞外边疆,这里有许多好看的美景。有句歌词唱得好,“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新疆有个很有名的景区,叫做那拉提草原,那里的草原一望无际。骑上马儿在草原上奔腾,充分满足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也使人们那疲惫的心放松下来。除了那拉提草原,还有一处特别有名的景点,那就是赛里木湖。赛里木湖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在湖边向远处望去,水天一色,天空仿佛与湖面连接在了一起,湖水清澈见底,甚至清澈地能看到湖下的石砾,有时湖面上还会有几只天鹅,勾住成一幅美丽的风景。
这些都是整个新疆的景色,而我生活在新疆的一个小县城里,这里也有一处非常有名的地方,叫锡伯古城。锡伯古城雄伟壮大,城墙仿佛有数十尺高,而城内就是属于锡伯族独特的文化展示区域。锡伯族自17世纪迁徙,从沈阳迁到新疆,最终成为了新疆少数民族的一部分,这在我们看来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锡伯古城内,有属于锡伯族专属的博物馆。博物馆中介绍了许多关于锡伯族的历史,有锡伯族迁徙的背景,锡伯族的服饰,还有锡伯族专门用的弓箭,锡伯族的美食等。
锡伯族是一个喜爱射箭的民族,在锡伯族的文化遗址中都有关于射箭的记载。在古城内,可以看到一整面墙的弓箭。射箭是锡伯族的爱好之一。除了这些以外,锡伯族还有许多美食呢,例如用豇豆、土豆,还有一些配料炒出来的专属于锡伯族的热菜。还有锡伯族人早上必吃的锡伯大饼,沾上一些甜面酱,或者夹入一些小菜在饼里,那叫一个美味。同时,锡伯族还有一个同许多民族都共有的习惯,那就是早上喝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
这就是我家乡的景致和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