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物以摄之(二)
(2023-11-09 22:59:28)
标签:
教育旅游文化 |
得一物以摄之(二)
——“意”从何处来
2023年10月23日
上一章我们谈到“意”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关系,“意”是“立德树人”的归旨。我们最终塑造或者说培养的是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这其实也是人称其为人所不一样的地方。一个人,跟未来超能力的机器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有这样的一个“意”。这是我们精神和思想上跟别人不同的地方。比如学生在考场写作或者老师参加优质课比赛,你的立意的高下、境界的高低,你的课堂独立设计,这些都跟“意”有关,也都是在考核你的“意”的一个过程。这是“意”在精神和思想层面的解读。
下面要谈到的就是“意”从何处来?
从哪里来呢?当然是从我们的人生阅历中来。“意”不光是统摄天下之事,为己所用,更是一个人身上独有的气质品格,是一个人读万卷书阅历人生起起落落所涵养出来的独一无二的精神品质,是一个人翻越人生万重山之后对世界的独立认识和判断,是一个人经历生命的种种,最终留存在灵魂深处的东西。这也是人之为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人顶天立地最重要的东西。
这么重要的东西又来自于哪里呢?一个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经历。这个经历是“意”直接形成的一个过程。那还有一个间接过程——也非常重要——就是读书。“意”从何处来?从读书中来。那么怎么读书才能更好地形成“意”呢?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抓手。“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说明回到源头,我们的“意”还得要从“天下之事”,还得要从“经、子、史”中来,这说明读书对于写作的熏陶、积累、启发和意义。第二个是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要在阅读中不断形成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和感受,才能从无处不在的素材中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我们学生写作想要文章思想上有所升华,那就要由此及彼,联系现实,或联想到名家名言、名著等等。这个联想的过程需要阅读的支撑。
读书很重要,杂学博览,博并不是说要在文章中炫耀学问。可能在写议论文初期,会让学生文章中多放点素材,好像有点炫,或者是为了博得高分。其实,真正博览是培养你的胸襟和见识的。而读书最终的目的也应该是培养人的胸襟和见识,培养人的通达和机智。所以,“意”是什么?“意”也是你的胸襟、你的见识,是你在遇事的时候、在行文的过程中的那种通达和机智。
读书还应该研读。沉浸式读一本书、读几篇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比如读川端康成的《雪国》,不应把它简单地当成小说,只是浮光掠影地读,也许它情节并不复杂,但它里面包含的思想和日本的那种物哀美学,真的不光是要读,还是要深思的,甚至可以去看一看别人的评论。读到会心处掩面沉思,记下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这本书有许多蕴含东方气息的超妙的哲理和流利的文辞,没有时间一一摘录的话,不妨在自己印象深刻,能启迪自己心灵与智慧的文字旁边做一些批注。批注式阅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像曾国藩、毛泽东等一些大家、伟人都有批注的习惯。他们床头或者案几上放着一本书,阅读时会随手做批注。其实整个阅读的过程,也是“意”的形成过程。这样一本书读完,你整个人的思想状态与读之前是不一样的,你的灵魂已得到了提升。《雪国》于你,已不是简简单单一本书而已,它的思想,它的文词、它的风格已经化到你的骨子里,成为你思想和灵魂的一部分。
我希望读书的真正境界应该是这样的,它不只是积累一些碎片化的写作零部件,或者是获得感官上的愉悦,这样是很低级的阅读。真正好的读书方式是研究一两本专著,将自己融入到文本中,吃透整本书,它的文词,它的思想、它的情感、它的语言风格都与你完全融合在一起,你就像熟悉自己一样熟悉它,对它信手拈来,熟练使用,以至于任何场合都可以游刃有余地运用它。不仅把它当成写作素材,而是你文章的灵魂和深刻性所在。
为什么像毛泽东、鲁迅等一些大家,他们写文章的时候信手拈来,能灵活运用各种素材?其实,就基于他们平常有一个爱读书的好习惯。因为读书是带着自己的灵魂去读,带着自己的思想去读的,读到会心处写一写,甚至写成整篇文章。如果你去看《鲁迅文集》,会发觉是厚厚的一排,文章非常多。鲁迅真的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著作等身,他的书堆积起来比他的人要高。里面就有不少是他阅读过程中写下的文章,生活中一点感想他都立马形成文字。这个真的跟他长期笔耕不辍的读书、写作习惯有关,真的不是简简单单说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文章的。鲁迅是在用生命写作,像伍尔夫等好多作家也都是如此,他们真的是一辈子在用生命写作。
【家乡文化生活系列】
我的家乡——琼塔木村
高一(9)班 卡吾沙尔
我的家乡在一座山脚下,那里很偏僻,要不是去山上放牧的,或者有亲戚、有认识的人在那里,也许都不会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地方存在。
为什么偏僻?因为这里离山很近。山脚下有个村,再下面就是我们的村庄。这里到山里,汽车十几分钟,电动车也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
我家乡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这里有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空气清新。每当夏天来临时,阳光明媚,天气清凉。晚上有些人家还会睡在自家凉亭里,就是因为夏天这里要比别的地方更凉快。夏晚睡在亭子里,那夜晚的风都是让人清爽的。而秋天的时候,树叶渐渐变黄,景色宜人。我们这里最多的就是树吧!很多人家的后园都是各种各样的树,有些还是果树。
冬天虽然寒冷,但是雪花纷飞的景象却给人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惊喜。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里的冬天。这里的冬天很奇怪。我记得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差不多是四五月份,有那么一个星期,天气很冷,每天刮大风。结果一天早上起来上学,发现外面在下雪,是四五月份了耶,别的地方的人都已经脱掉毛衣、秋裤,我们这里居然下雪了。雪就下了半天,下午全都融化了,又变回春天的样子了。
这里冬天下雪会很厚,有些时候连续下个一晚,第二天起来雪就已经到了膝盖那里。每次铲雪都会很麻烦,有时候会用推车过来推开路上的雪,然后那些雪就会积压在路的两边。这个时候就到了孩子们欢快的时候了。
这里的人很大方。当你进一家借个东西,那家人会邀请你过去喝杯茶。他们会摆糖果或果酱什么的去招待客人。而那些借东西的人还的时候会把自己家里面做的酱呀、糖果什么的一起送过来。
我外公家每次放长假,女儿、儿子都会回来,不管在外多远都会回来聚。每次这个时候,外公家都会宰羊,小孩子们会在一起玩捉迷藏。儿子或女婿们会过去宰羊,用火烤掉羊外面四肢和头上的毛。女儿和儿媳妇负责清理。
这里很安静,这里的人们也很善良。他们每天都在这里过着安逸的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