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训练与螺旋

(2019-09-23 09:44:55)
分类: 投资札记
  《训练与假如》一文,把学习的三个核心要素列出来,分别为:充分、必要、方法这三部分因素的螺旋式上升训练,是取得卓越的关键。螺旋式,这个词,非常的专业,在教育学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很多人,都听说过螺旋式教学法,甚至,自己也接受过相关训练,但是,并不能真的厘清螺旋式教学法成功运用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我们可以把各种对学习的观点总结为三个派别:充分、必要、方法。你会看到各色人等齐登台,分别站在自己的角度看教育问题。
  有的读过几本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就善于玩意念盘,高度推崇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与顿悟,属于典型的充分条件派。有的非常擅长对认知系统积累技术的挖掘,崇尚量变引发质变,强调打造强势的认知系统。有的擅长研究各种学习方法,整天思维导图、刷题技巧、笔记策略、师资比拼、择校秘籍,专门研究方法和技巧。这三帮人,都是在为学习这件事发力,但思维局限会导致看不到盲点而且,三帮人,互相看不上,都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推崇哪一派,而是,这三派的观点要综合起来,形成螺旋式上升发展。
  在这三派中,最为重要的一派,是方法论。虽然,方法论,是最邪门的,但是,方法论又是最为立竿见影的手段。有很多快速崛起的学霸,都有过探索方法论的人生体会。主观上,不管是不是爱学,是不是有足够的充分条件,客观上面对激烈竞争时,要想获胜,就得掌握几门高超的追赶技巧。不管积累的是否充分,量变够不够,也要质变。此时,方法论就变得极其重要。
  强调主观能动性,追求充分条件的,都是佛系为主,自以为秒懂了终生学习这件事。人的天性,都是好吃懒做刻苦努力的目的在于,未来可以好吃懒做。有没有那种一生都不懈追求卓越的人呢?的确有,但是,凤毛麟角,要拼人品才能遇见。有那么多主观上特想努力的人,客观上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原因在于方法论不对路,量变不到位,最终,也没机会质变。
  积累,的确是有利于突破,但是,有那种积累甚多但无所作为的人。这就是为何,巴菲特说,知识若能带来财富,图书管理员就是世界首富了。知识,是很重要,但是,如何运用知识,知识背后的形成逻辑,往往更加重要。
  光螺旋了,也没见上升,这是为什么?
  螺旋式上升的基本原理在于,要构建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每一种能力,都是环环相扣、逐步推进的,包括知识的学习。一旦,遭遇到上升阻力,问题一定是出在某些环节没有打造好,就要回头练习。
  为什么,学渣都很难翻身?因为,学渣多是无法敏锐的洞悉渣的关键,无法调整改变自己,就看不到上升的态势。一旦,学渣看到快速赶超的迹象,主观上也会变成强势进取。因此,解决学渣问题,要先解决方法论,要有快速前进的结果后,形成主观上的自信,才有机会逆转大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训练与思考
后一篇:训练与焦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