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札记 |
小孩,大概是18个月时,会产生自我意识,有了“我”的概念。从此后,就进入早期教育的黄金时段。很多家长,会集中精力去培养孩子的认知。这种理念,忽视了孩子作为哺乳动物发育成长的本质。1.5-3岁,这个阶段,是解决人一生习惯的关键黄金时段。
人的自我意识形成之后,就会同环境产生有意识参与的交互,进入神经系统的适配阶段。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还不是很强大,比较容易教。此时,该教什么?最该教的是一生都难以克服的障碍。
很早就启蒙认知系统,用处不大。
2岁识字、5岁识字,拉长时间轴看,未必见得前者就是赢家。性格、生活习惯,很多影响人一生的基本素质,其实是在自我意识形成期成长,一旦稳定,想要改变,就要同自我意识对抗。
为何,俄罗斯、日本的小孩,很小就到冰冷的水里锻炼?因为,小孩也不知道冷热,不会害怕,习惯了就会适应。性格,看起来是先天形成的,其实,完全受后天的行为交互影响。从人脑有“我”的概念开始,到“我”不想改变,这个黄金时段,你让孩子适应什么,孩子就会成为什么。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的简单。
大概,小孩子不到3岁,就会经常说“不要”。此时,你再想培养孩子习惯,就变得越来越难。所以,很多激进的家长,1.5岁就送专业的托班,进入系统性训练,就为了抓住早期的黄金时段。我不算是很激进的家长,我也不认为太早送是好选择,但是,3岁上幼儿园再去系统性接触早教,肯定是错过黄金时段了。
2岁上下,是个比较合适的时点。小孩子,需要1年时间去综合性治理各项系统的生理机能,需要熟悉陌生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不太可能具备专业条件,去系统性梳理小孩子的各项技能。学校,还是更好的选择。
3岁过了,人脑进入语言认知的爆发性增长阶段,孩子就该去系统性强化认知系统了。3岁之前,这段关键的时间段,自我意识还不是很强大时,是家长最容易忽视的塑造个性的关键期。这一年半的时间,对于孩子的终生习惯影响是非常大的,但很少人能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