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践与兴趣

(2019-06-18 07:06:32)
分类: 投资札记
  家长经常强调,学习的关键在于兴趣。其实,这是一种很主观的想法。学习,不一定需要兴趣。你,这辈子学过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是靠兴趣驱动的么?
  人脑,是个很深奥的设备。如何训练大脑,决定了大脑的运行方式。
  举个例子,绘画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人脑创造力的训练。绘画,是一种无所谓对错的学科。让你天马行空的画画,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画,就是要突破模式桎梏,形成主观创造力。不同于文化课考试有标准答案,绘画无所谓标准的对与错。绘画,能够培养人脑的洞察力、创造力,也会培养精细动作的控制力,会让人静下来,提升专注力
  一个孩子,从小练过绘画,青少年时期,没兴趣了,或者,因为学业忙碌,荒废了绘画训练,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你会发现,昔日所有的训练,都会转变为某种能力,融入思维体系中,对行为、习惯产生影响
  有些能力,有没有兴趣,都要去训练,以利于构建技能。数学、英文,就是必须要训练的能力。考试,要求语数外成绩优异,因此,有没有兴趣,都要学好。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原始推动,成就感是更深层推动
  起初,小孩子会因为兴趣驱动而参与训练。后来,小孩子会因为成就感驱动而坚持训练。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认为,人在某一个领域表现出才华,都是因为兴趣驱动的,而忽视了成就感对于人的重要性。随着年龄增长,人变得越来越成熟、理性,就会改变行为的驱动模式。以兴趣和爱好为驱动,是非常原始、初级的。这就是所谓的志向要比兴趣更加老练。
  有一种特可笑的教育理念,就是试图维系孩子的童心。童心,跟幼稚区别不大。
  小孩,3岁之前,只要是玩闹,都会感兴趣。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需要的不是兴趣和玩闹,而是在同龄人中逐渐树立起成就感、自信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实践与投入
后一篇:选择与兴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