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类比与模式

(2019-04-11 07:41:46)
分类: 投资札记
  人类,为何存在类比思维能力,这是个很深奥的问题
  自觉的运用类比思维,是人类的天赋。对自然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并抽象为大脑中的符号,形成相关体系。同时,不同分类之间,可以运用类比思维,进行对比分析,拓展知识体系,形成新的结构。人类,通过分类、类比,不断推进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以提升大脑内部符号逻辑体系与现实的吻合度,以此,降低误差、消弭荒谬。同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传播,将更新后的知识体系升级完善,逐步构成人类知识巨塔。在这个过程中,分类、类比,是极其重要的两大核心能力,是人类智慧形成的根源。
  A、B两种分类体系,本各自存在其逻辑结构,但是,通过类比思维,人们发现,A的模式,在B的应用环境下,是基本相似的,因此,就可以将A的经验推广到B,实现对B分类的知识结构升级。这就是芒格说的,每个学科都存在一些思维方式,广泛的学习会产生融汇交融。自觉的运用A学科的模式,在B学科范畴内,寻找到相似性,会提升对事物背后运行本质的洞察。
  类比思维,本质上,就是数学
  数学,是研究模式的学问。数学,是纯粹的先验性学科。数学,自成体系,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现实世界的具体问题,其内在运行结构,符合数学的某种模式,就会被更加精准的分析,降低误差。因此,数学是万能的类比工具。对人类的知识体系来说,数学是通用的解释工具,便于降低沟通的歧义。
  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可简化成较为简单的模式去分解其结构,在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内去预测结果。关键,就在于误差的范围,以及,应用的适应范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类比与误差
后一篇:类比与荒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