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数学
(2018-12-27 08:03:38)分类: 投资札记 |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对人类理解宇宙的秩序,有非常大的帮助。该定理的证明方法,将人类思维拉回到客观现实。运用该定理,可以更加清晰的认清复杂问题本质。
大一统的M理论,单一的描述宇宙,有可能么?不太可能,因为,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宇宙,很可能会超越人类设计的理论描述体系。
计算机,会不会产生心智?计算机系统,存在递延、递归,就一定存在符合该系统形式定义的不可证明的真理存在。这种不确定性,是不是会构造出来,关键在系统延伸的复杂性。人类认为充分理解的整数运算体系,其实是非常深邃的。很可能,会在某个时点,系统通过某种未知的方式,自行延伸出不确定性,超越人类对该系统的理解。哥德尔证明,很可能只是打开了一扇窗,让人类理解到自身对数学的理解还不够深刻。问题是,到底有多少扇窗户在我们认为坚不可摧的堡垒内部,没有人真的能搞清。
人,为何能理解一定程度的数学?这个问题,更加现实。数学,这个从来都不曾被人类彻底掌握的宇宙秩序,到底是什么?人类曾天真的认为,数学是形式逻辑所描述的抽象体系。更加深刻的反思,是人脑这种设备,到底能支持多大程度对数学的理解?很可能,人脑这种离散符号系统,不支持对完整的数学的理解。
机器、人脑,都面临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限制。Ai、Bi,没有一个可以等同于无限强大的系统完全性。看起来,Ai是人类创造的。谁知道,Ai会不会延伸出比人类更复杂的智能?看起来,有很多关于数学的问题,人类并非有足够能力把握。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这一个不完全,就让系统可演绎定理之外的那部分,变成了一种区域性质。Ai、Bi、Ci......,宇宙可能存在N种智能系统。人类,很天真的认为自己的意识是牛逼到同数学等同的绝对理性的存在。中西方先哲,对人类自我的超预期理解,体现出极其可笑的荒谬。事实上,A、B之间的对比关系,都未必真的看清。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让人类意识到局限性。这种对自我认知局限性的反思,引发下一个世纪的重大提升,就是对人脑认知本身的深度领悟。认知科学,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