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完全与解释

(2018-12-26 11:14:08)
分类: 投资札记
  设计一个形式系统PM,通过公理,经过演绎逻辑,想要实现形式完全性,这种期望,被哥德尔证明打击了。这里面,有个基本要求,就是PM系统是整数性质包含的,也就是说,该系统能够处理数量关系。通过哥德尔证明的思路可以看出来,构造的关键,就在于递延和递归两种策略的使用,构建自指。
  哥德尔证明发布之后,全世界数理学家在不可撼动的证明面前都服了。这说明,算术系统,要远比《数学原理》设计的形式系统复杂度更加高,人类对于算术的理解还太初级了。素数,这种存在,其深邃对人类来说,还无法完全理解。黎曼猜想,还没彻底证明。哥德尔,利用素数和字符之间构造映射关系,刻意的制造自指悖论,这种创新性思维,关键还在素数的有效运用上。因此,这个证明,对数学界来说,可是三观摧毁性打击
  一开始,数学的发展是狂放的。从简单的数量、空间关系入手,人类发现竟然存在如此纯粹、理性的学科。人类幻想,超越于物质存在的绝对理性的世界里有数学。数学、意识、上帝,都是绝对理性的存在。
  后来,人类慢慢开始怀疑,数学的狂放不羁,背后是不是存在严重的问题,因为,发现了一系列悖论。数学家开始严格定义数学的基础,试图从公理体系出发,把每一个数学分支都整理清晰。通过形式逻辑的演绎推理,人类发现很多数学内在的奥秘,对数学的结构、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再后来,人类对数学、逻辑之间的关系,因哥德尔证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无论如何设计形式系统,只要存在数量关系,肯定会被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控制,一定会存在符合形式系统定义但不能证明的真理存在。那么,此类问题,该如何处理?如果,设计一条新的公理,或许可以把该命题证明,那么,依然会有下一个新的不完全性出现,不可能彻底消灭悖论。这就导致,指望将数学全部囊括到形式系统中,不可实现
  数量关系,仅通过公理设计,想要完全证明,肯定是不可能了。通过这个发现,人类对很多符合形式逻辑的系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思维层面,提升了认知高度。这个定理的贡献有多大呢,可以看看外界评价:
  哥德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在逻辑学中的地位,一般都将他与亚里士多德和莱布尼兹相比;在数学中的地位,爱因斯坦把哥德尔的贡献与他本人对物理学的贡献相提并论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一举粉碎了数学家两千年来的信念。他告诉我们,真与可证是两个概念。可证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证。某种意义上,悖论的阴影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一个命题为真,还证明不了,这就会带来一个非常摧毁性的结论:人类已经具备的数理逻辑分析基础,其覆盖范围,不足以覆盖数学本身。这种观点,也被认知科学发展逐步揭示。人类,为何可以感受数量与空间?为什么,数学对于某些人非常简单,对另外一些人就很难?为什么,动物不理解数学?数学,对人类来说,其深邃恐永远无法探明
  科幻片《降临》,就非常牛逼。幻想了一个外星种族,给人类传递该种族的语言,帮助人类挖掘出自身可以预测未来的潜力。因为,人类之前不知道自己的脑神经网络如此牛逼,可以学会外星语言,就可以掌握预测未来的神秘逻辑。其实,这是纯幻想了,但是,这种幻想体现出一个很深刻的问题。那就是,人脑这种设备的物理局限性,恐怕会让人类在某个范围内,某种复杂度下,理解数学,永远没可能发现认知极限之外的预测未来的科技
  哥德尔,只不过是挖掘出一种证明手段。这种手段,拓展了人类视野,并不等于,这种手段是全部。换句话说,人类的理性思维太渺小,的确读不懂更加复杂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致与解释
后一篇:人与解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