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与概率
(2018-12-24 11:05:40)分类: 投资札记 |
【注:《意识与复杂》一文,所提到的无法用数学来分析意识的可能性指的是什么呢?在于意识同外界交互可能存在情况是趋向于无穷大的,简单通过神经元的排列组合拓扑结构想要控制住量化空间,很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人脑毕竟数量是有极限的,全球不过70多亿,样本在每一刻都是小数字,对无穷大来说,是毛毛雨了。我相信,全球一定有人同我思维很相似,甚至,行为都类似。这并不奇怪,也是数学罢了。】
《意识与复杂》一文,蛮神经病的,竟然想用数学试试计算人类意识的形态可能性如何量化。其实,这种思维并不神经病,建立在对意识离散系统的数理分析基础上。所谓的数论复杂度超过意识,证明就在哥德尔数的定义上。离散系统,怎么可能超过0到无穷大的深邃呢?理解这一切,就会对神秘主义不攻自破。
费曼举例了一个很神奇的小概率事件。夸克,是费曼同事最先提出的物理概念。不可思议的是,爱尔兰一个科幻小说家,几十年前就提出过夸克的概念,还预言了三种夸克存在。穿越了么?大哥?换个角度想,人类思维,就是离散的符号排列组合体系。
A、B两个人,对于某一种事物,存在较为相似的离散符号系统集合,经过相似的排列组合,表现出类似的创新性概率结果,完全是数学可以解释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样本的数量级到底多大,概率多大,跟打新股的本质是一样滴。
A、B两个人,有相似的童年经历,听过类似的故事,预言自己的前世,很显然,对于语言、符号集合数量有限的思维体系来说,出现排列组合相似的情况,概率更加大,还不如PK夸克概念的预见性一致难度大。
人类的创新性思维,从数学的角度,最容易理解。在公理基础上,通过演绎逻辑推理形成数学巨塔。通过对排列组合关系不断变化,延伸出巨大的复杂性。即使如此,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不同人产生相似的创新性观点,毫不奇怪,因为,他们的思维系统相似。
人类思维,因符号系统的相似性,形成概率分布,会造成结社。
70亿人,有人信佛,有人信基督,有人信安拉,就有人信科学。转世,很显然就是掷骰子而已。思维,没什么可神秘滴。一旦,你接受了思维与意识的本质,就会变得不再执着了。
自我,其根本意义,只不过是一场体验而已。自我,从诞生的那一刻,不经过任何修饰,如同0一般原始。自我,在不断体验、丰富符号逻辑的过程中,变得复杂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