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杂与量化

(2018-12-18 18:27:58)
分类: 投资札记
  人脑,有1千亿神经元。如果,平均每个神经元1000个链接,就会形成100万亿个链接。在这种错综复杂的链接关系中,每一个链接通、不通,相当于二进制的1、0。如果,用100万亿个晶体管来代替的话,需要多少芯片呢?麒麟980采用7纳米技术,有69亿个晶体管。按照麒麟980的复杂度计算,达到100万亿个链接,需要1.45万颗麒麟980,才会有100万亿个晶体管。
  人脑,不仅仅是有100万亿链接,还有不断变化的链接,存在重塑性。如果,想要通过晶体管来设计实现人脑复杂网络,最复杂并不是100万亿个链路,而是链路之间复杂关系的拓扑结构。即使,我们有能力构建100万亿开关,我们也很难实现开关之间极度灵活的链接线路。因为,1千亿个神经元之间总的相互链接数量是100万亿,并不等于1千亿个神经元之间的链接可能只是100万亿个,而是更加庞大的天文数字
  1.45万颗最高技术水平芯片,耗能巨大,而大脑只有20瓦。在这种强势设备面前,人类所能创造的复杂度,是不可能媲美的。即使如此,不断复合增长的单位面积晶体管数量,正在创造越来越强大的计算能力。
  人脑的符号系统,就是在千亿神经元构成的自组织网络中孕育形成的。这系统,复杂到,经过简单计算,就能让人望而生畏。在如此巨大的复杂度面前,意识得以涌现,才变得可行了。
  自然选择,就这么可怕。同样属于灵长类,猿猴、猩猩,大脑复杂度稍微差些,都不可能构建灵活的符号系统。人脑,这种通用计算设备的高度复杂性,造成超越系统完全性的悖论诞生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人脑如此强悍的计算设备,真正被开发利用的程度,是非常有限的。全世界人脑充分开发,会释放出来的巨大潜力,是难以估量的。人类,本已拥有银河系最强计算设备。只不过,人类还没研究明白如何高效开发利用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宗师与时代
后一篇:意识与复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