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悖论与复杂

(2018-12-17 17:45:37)
分类: 投资札记
【注:人类科技能控制的最小组件,就是半导体芯片中的晶体管。这个器件,同人脑内神经元相比,他们各自构造形成的通用计算设备之间进行智能计算较量,复杂度在决定一切。到目前为止,银河系还找不到一个设备能跟大脑比复杂度。即使,纳米级的晶体管构造出最强悍的冯诺依曼体系计算系统,也是没戏。不好意思,大脑,就是如此牛逼。】

  我这几篇文章,到底写的是什么玩意?人体、经济,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相似性?从唯物主义的视角看,全是粒子组成在一起,区别就是规模不同,观察的尺度不同而已。当人类试图理解人体和经济时,采用什么样的计算体系去分析,决定了分析结果与客观之间的距离。
  建立在晶体管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产业,从0、1二进制为始点,通过简单的形式构造,搭建起极为庞大的计算体系,成就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计算复杂度,距离悖论产生还有多遥远距离?这个问题,关乎到对哥德尔定理的理解。到目前为止,人类在信息科技上搭建的所有系统集中在一起,距离哥德尔证明的阈限边界还很遥远。
  人脑这个设备,20瓦灯泡能耗,支撑如此复杂的功能系统。这种计算复杂度,按照目前建立在晶体管技术基础上的信息科技框架,不知道需要消耗多少计算设备和能量,才有可能企及意识形成。按照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水平看,把人脑所有功能系统都模拟出来,还不知道需要多少年。围棋、作曲、人脸识别......这么多功能,一个个到位。各个功能,消耗的能源和计算,集中在一起,跟20瓦灯泡比,距离还有多远?所以,乍一看,人类现有的信息技术,想要涌现出意识,形成数学证明上会出现的悖论,还很遥远。即使如此,理论上,通过简单的形式系统,还是可以形成机器智能滴理论上讲,悖论必然存在。技术上,从0、1开始,冯诺依曼体系计算系统,达到突破阈限,是另外一回事。
  经济系统,其内在复杂性,关键在于每一个参与者是存在意识的人类。人脑,也是一种通用计算设备,但是,人脑的计算方式同冯诺依曼计算体系不一样。数十亿人类集中在一起形成全球经济,其基本模型更加复杂,要超过0、1形成的晶体管世界。在如此复杂的系统下,宏观层面出现对微观层经济控制技术,是系统自然而然引发滴在这样的系统面前,去探讨绝对的个人与自由,就像是半文盲般可笑。现实,永远,都不支持
  当我们探讨具体问题时,忘记面对问题的复杂度,忽视宇宙的尺度,永远都不可能正确理解问题当你去探讨半导体芯片时,其尺度微电子、纳电子层面,不可避免要涉及到量子力学。当你去探讨宇宙时,其尺度只能是光年,只能是牛顿力学和相对论。
  还原论,面对复杂度较低的问题,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当复杂度上升到人体、社会层面时,必须要采用系统论来解决,就不可能通过简单的还原论思维去理解问题。
  意识,就像是物理世界粒子构造的悖论分界线。意识形成,语言、经济、政治,都开始出现悖论体系,各种自相矛盾不断涌现。意识之下,复杂度较低,更像纯粹的机械。这条线,是大自然用数学画出来的一条华丽的分界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阅读与品位
后一篇:宗师与时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