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文字
(2018-11-26 20:57:46)分类: 投资札记 |
人类考古发现的最早文字,是公元前3500年的苏美尔楔形文字。人类的文字,是不是基因突变后形成的独特功能呢?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是苏美尔楔形文字,还是甲骨文,都时间太短,不足以导致基因突变形成专门的文字处理能力。因此,人类的文字处理能力,是通用功能演变后的结果。
文字,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准确的理解这个问题,必须要从人类视觉功能处理入手。
人眼看到一个文字,大脑是怎么处理的?对于大脑来说,文字就是一种符号,可以被细分。在汉语中,汉字的细分符号,就是笔画。在英语中,字母也可以简化成为各种细分符号。简单来看,所有的人类语言文字,都可以分解成为一系列简单图形,例如:-、T、+、L、O、V、
< 、 >、/ 、\,等等。
汉字、英文字母,可以用基本的几何线条组合形成。人眼采集到字符图像时,脑部有专门的神经网络,会将图像切分成细分的几何符号,再把几何符号组合成字符,字符组合成词汇,词汇根据语法规则组织形成语义分析。整个过程,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并行处理系统,具有极高的并发执行效率。为了分析一个字符,人脑会调动数以百万、千万的神经元网络执行并行计算。这种方式,被信息科学家借鉴,完成计算机视觉处理。
对于人类来说,文字就是图形,而图形处理的基本功能,源自人类视觉处理系统。人类,为适应狩猎采集生活进化的视觉处理系统,被用来形成文字处理能力。这些基本的几何图形识别能力,是人类识别自然界事物形状所必须的。把这种人类基本功能用于识别字符,且同语音联系起来,形成语言,是人类伟大的飞跃。相比之下,猿类同样具备图形识别能力,但没有进化出语言分解处理能力,没有把视觉处理能力演变成文字处理,这是只有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