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细节
(2018-11-25 09:51:04)分类: 投资札记 |
前面两文提到的幽门螺旋杆菌、利巴韦林、达菲,这些生活中的应用常识,背后都要求有系统的生物学、药理学常识,才有可能深刻理解。整个学习、实践过程,在人脑中会形成心理表征。我可以不谦虚的说,关于这两个问题,我已经了解本质。如果,仅仅读过几本书,知道其中星星点点的知识点,想要融会贯通成心理表征,那是不可能的。
知识、技能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何谓知识?何谓技能?在人脑中,知识就是一系列神经反应。当你看到幽门螺旋杆菌这六个字,到大脑形成于此相关的一系列神经反应,其中融入了技能。这个道理,就像是你看到“咬”这个字,脑部神经系统不仅仅要先视觉识别“咬”这个字符,还要调用其语义分析,然后,关联相关心理表征,影响到同咬相关的神经系统。用古代故事说明其道理,就是望梅止渴。
如果,你认为一个知识是正确的,且在日常生活中有过认为正确的实践和结果,那么,在你遇到相关概念时,就会形成心理表征依赖。思维、行为之间的贯穿关系就会形成。这就是为何宗教对人性的掌控如此强大的根本原因。
那么,知识、思维该如何确定其精准、客观呢?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这个在人类还不存在时就已经存在的细菌,你毫无认识,不影响对牙龈出血的理解。没有人在乎你自己怎么看待世界、看待医疗技术、看待自己的生命本质,只有你自己的大脑具有的心理表征能决定一切。所以,一个客观的概念,同一个胡扯的概念之间的重大区别在于,行为的迥异。
人这一辈子,很重要的一点,是细节决定成败。
我还记得不少网友跟我扯意识的绝对理性问题,上升到脱离于人类身体物质基础的意识。面对这种半文盲,我能说什么呢?在一个可以精准摘神经的时代,人们脑子里还存在这种思维,只能说是愧对这个时代。
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差异性心理表征。当我遇到一个拳头过来时,我没有肌肉记忆,实现躲避、下意识的迅速回击,因为,我没练过搏击。同样,面对一个牙龈出血的现实问题,你若不知道幽门螺旋杆菌到底怎么回事,很可能、大概率,一辈子都不可能搞定,无论你信中医,还是西医。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后一篇:思维与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