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投资札记 |
提到石墨烯,之前就有网友质疑其产业化能力。包括另外一个明星材料:碳纳米管,都存在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的难度问题。为什么,科幻小说里早就出现的技术,实验室里也已经有了雏形,工业化迟迟不能到来呢?很简单,重要的是经济。
智能手机产业,是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化深入发展产业。CPU、GPU飞速发展,对半导体芯片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摩尔定律不断深入发展,前提是人类经济系统中存在巨大的芯片消费需求。半导体产业投资是有周期的,前期的技术研发投入要收回投资,新设厂和设备投资都要收回,因此,技术是否成熟都要遵循产业投资回报要求,根据经济系统发展速度来推进技术进步。换句话说,市场还没将关键投资收回,实验室里的技术转变成生产力,肯定要往后排队。
从材料,到大面积应用,中间隔着设备和系统两大环节。一种新材料研发出来,还需要设计工业化生产材料的设备,最终,形成大规模应用该材料的系统,在各种产品中应用该材料,最终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因此,石墨烯、碳纳米管,这些材料,从实验室走向人类社会普及应用,中间隔着千山万水,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一旦从某一个突破口进入社会经济系统大规模量产,也就意味着该材料正式进入人类社会,形成新的生产力爆发。因此,华为新出手机,应用石墨烯材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始发点。
为什么,特斯拉不能启动石墨烯电池应用呢?道理非常简单,前期的研发费用,需要通过市场回收。电动车用电池量非常大,这就要求单块电池的成本非常低,但是,技术研发对材料、生产设备前期投入大量专利研发费用,这些钱要等待石墨烯电池产业发展回收投资,必然导致前期的电池单块售价高,因为,产能不可能上来就非常大,需要循序渐进的扩张。此时,电动车无法承受其电池新技术成本,只能依赖高端电子设备来消化其前期投入。当量产技术成熟后,产品普遍化,才会引发电动车市场采用该技术。这是经济规律决定的。
从材料,到系统,这是个复杂的渐进式过程。材料,是人类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什么时候,才有可能应用碳纳米管实现太空电梯?问题不在技术,而是经济系统需求和生产制造融合的实际过程。这就必须要尊重经济规律,通过产业培育,循环推进,不可操之过急。最近,日本已经在验证太空电梯的模型,说明技术上日趋成熟,关键还在产业化需要时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