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以致用

(2018-09-30 10:38:36)
分类: 投资札记
【注:GEB,这本书里,就有很多内容怼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中,特别是禅宗思维的案例。此书中文版内容,是中科院、北大计算机科学系译者同原作者共同设计滴。理论上讲,计算机理论很过硬的高手,怼传统文化,都驾轻就熟。这就是数学的威力。】

  学以致用,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难。我对这种现象的理解,也是在大学毕业后逐渐体会到,在整个读书阶段没有丝毫反思。时至今日,越发深刻的体会到知识的生态性、体系性,对人的重要性。如果,机械、割裂的看待知识体系,其结果就是学了也没用。
  举个例子,关于人工智能领域,有一本入门书籍,非常有名,据说索罗斯床头就摆着这本书。这本书,估计有些人看过,名字叫《GEB》。这类书,只要能看懂,就足够充分体会到何谓知识的体系性。如果,没有触类旁通的素质,读此类跨学科综合性很强的书,不可能真的读懂。
  有时候,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些问题,所引发的争论,本质上源自不同人对知识的起源、发展、本质毫无认知造成的。每个人掌握的思维武器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习惯于运用17世纪和公元前的知识来看待现实问题,而有的人是用20、21世纪的思维武器武装滴。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无数能人志士早就把人们争论的问题梳理过N遍了,只不过,你未必知晓而已。大脑,又非常的公平,从零开始,依赖人自身的认知积累。因此,人与人之间,单纯就认知问题的无休止争论,绝大部分都是浪费精力
  很多情况下,人们接受了非常先进的知识,不会用,照样无法得到认知能力飞跃。《GEB》这本书里核心内容,只不过就是离散数学而已。但是,你学过离散数学,考试及格了,照样看此书会觉得是天书,完全把握不住作者试图表达的内涵。
  所谓的理论,看起来也没什么可神秘滴,但是,从理论到应用和实践,中间隔着一段很长的距离,需要消化,而填鸭式教育带来的最严峻问题,莫过于没涉及消化吸收过程,这就直接导致很多人的教育经历中涉及到非常重要的知识,但是,不会运用。当你被迫需要自主创新时,就会深刻体会到脑子里一片空白的恐惧
  前文,我写了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理论应用问题。其实,这种争论,17世纪西医进化过程中,出现过很多类似的问题。如果,你读过西医的发展历史,知道西医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理论升级过程,就会很容易理解,否则,不会理解离散数学、符号逻辑、自然语言、知识体系、人脑思维,这类问题同中医理论之间,到底有什么坚不可摧的逻辑联系。
  整个人类知识大厦,其基础都来自数学文科生,尤其要学好数学。当数学思维成为习惯性思维后,再去看现实问题,你会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