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产与周期

(2018-09-21 06:50:44)
分类: 投资札记
  18年,应该算是信用货币周期逆转资产价格明显调整第一年,这个时点对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具有标志性意义
  宏观杠杆率企稳、下跌,是靠银监会强力整顿同业、非标引发的,带来17年较为明显的同业资金价格飙涨。此后,银行大规模收缩非标后,引发信贷需求不足,整个宏观经济进入收缩杠杆状态。此时,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是同业资金价格迅速走低,因为,收缩整体杠杆率会导致银行对资金需求下降
  对于去杠杆,改变金融机构一致性预期,要靠强势监管打压。过数清的强力监管,就是起到这个作用。真正在去杠杆过程中,资金价格必须要维持在低位,否则,资产价格会加速跌,导致,负债砍掉、资产跌,杠杆越去越高。上半年,有些民企就出现这种情况。前一轮民企去杠杆过程中,砍掉一部分负债,但是,资产价格下跌,又导致杠杆率提升。此时,必须要保证市场利率处于低位,加速资产置换,消化不良资产。
  未来2、3年,大概可以预期到市场利率会处于偏松状态,以便于资产交换。国企去杠杆进程还没开始,国务院提出要在2020年降低国企资产负债率2个百分点,这说明去杠杆过程是长期的。宏观杠杆率,从250%逐步往下跌,银行业整体资本获利能力逐步修复,内生性增长基本能够应对扩张需求
  去杠杆过程中,各种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是在所难免的。
  P2P,因为产品发行备案导致借新还旧不可持续,直接引发全行业挤兑。过去,信用货币不断膨胀,宏观杠杆率不断提升,货币与资产正反馈推升泡沫的模式,转变成负反馈,势必导致资产定价模式发生变化。P2P,在大势逆转时,成了第一个祭旗滴。定增、新三板、电子货币,这些妖孽,会一个接着一个的咣当。质押融资、中概股回归、高档酒收藏,这些涉及到融资炒作资产的投机行为,随着银行不断压缩杠杆率,势必会一个接着一个崩溃。终点,在银监会认为宏观杠杆率多少是合理、偏低滴。合理,都不见得是终点,估计要纠偏过度。200%?230%?谁知道呢?总之,在收缩杠杆率过程中,不具备未来现金流贴现支撑估值的大类资产,最终都会踏上漫漫熊途
  平头哥,不也说了么,未来几年要做好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能力生存下来,找个山洞躲一躲,就是理性选择。稳定、持续获利,有充沛的现金流支撑,能每年拿到分红,这种投资机会,会越来越少。对于银行来说,信用成本降下来之后,阴天收伞,等待宏观层面进入下一个扩张周期之后,才有可能加速膨胀资产。此时,就是收缩杠杆,整个去杠杆进程,刚刚进入负反馈加速推进期。保守、审慎、躲雷,才是明智滴。正因为如此,银行资产质量会不断提升,估值水平会不断抬高,一改过去10年的发展态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