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指与悖论
(2018-08-09 16:46:19)分类: 投资札记 |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你若写出一个死循环程序,就会耗尽系统资源。这个看起来很常见的问题,其实,关乎到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此类问题,是典型的悖论,最大特点就是自指。
所有人都是说谎者。这句话,有没有问题?这就是典型的说谎者悖论。说谎者悖论,可以转变为一个逻辑上自洽的自指循环。
举个例子:下面这句话是真话。上面这句话是假话。面对这两句话形成的自指循环,出现显然的逻辑悖论。这种模式,可以扩展成N句推导,形成自指循环,出现逻辑上的怪圈。
人类能源使用问题,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就是化石类燃料消耗出现碳排放。碳排放,又反过来影响大气组成,造成温室效应。原本,地球这个生态系统,其逆反熵增的输入端来自太阳光和引力。太阳,通过核聚变反应,释放大量能量。且太阳的质量,在不断消耗,但其对地球的引力,恰好可以促使地球形成逆反熵增的生态系统。因此,正常情况下,地球上所有生命体构建的生物圈,所产生的熵增,可以通过太阳辐射与引力释放的负熵抵消。但是,人类构建起一种指数增长的能源消费系统,在一个悖论中不断自循环,持续积累正熵,就会威胁整个系统的可承受性。
金融市场,也会出现类似悖论。货币膨胀、金融地产价格上涨、带动更多的货币膨胀,一连串正反馈行为相互自指,刺激泡沫成长,直到无以为继,就会爆发。货币膨胀,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货币没有进入实体经济,没有形成有效的经济刺激作用,而是,在一个逻辑悖论中反复自循环,带来严重问题。严厉打击炒房和同业理财,就是在遏制自指循环,试图逆转货币增长悖论。
人类的认知系统,也会存在此类问题。针对自指循环问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证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无论是数论,还是人类的认知系统,还是社会经济,只要存在逻辑体系,就一定会存在此类“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的命题。
为什么,有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之类知识体系存在认知荒谬呢?原因很简单,他们看不懂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当你在一个逻辑体系中发现自指循环时,你就该立刻意识到,这种“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的命题,遍布人类认知体系,且具有明确的悖论性。
科学就是这样,光学没有用,还得会用。触类旁通,不是那么简单滴。理论联系实际说起来简单,用起来很难。所谓的跨学科式思维,要求的就是看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规律。
后一篇:智能与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