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投资札记 |
过去十年,一线城市房价涨了三波,三四线城市一波。这一波三四线城市房价飙涨,背后直接推手就是棚改货币化补偿。因此,棚改政策,对未来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影响非常大。
大城市、小城市,人口与GDP之间关系,前面几篇文都详细讲过了。这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口净流出的三四线城市,只要城市人口规模上不去,经济总量绝没戏。人口,以及,人口结构,决定了城市发展。
财政部,通过国开行,对三四线城市提供棚改专项贷款,没说不用还钱。三四线城市为一二线城市提供高素质劳动力,科教文卫基础设施没钱建设,只能靠卖房子筹集财政资金。因此,棚改专项资金,就是为了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为人力资源成本埋单滴。这个钱,没说不用还,需要有钱时再还。这个钱,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转移支付,相当于富裕省份税收盈余部分,贴补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培养的大学生和劳动力。
当初,中央搞出这个路子的时候,估计也没想到市场反应如此疯狂,三四线城市房价如此疯狂上涨。当棚改资金逐步退出时,泡沫怎么起来的,最终会怎么落下。人口净流出城市,无论房价如何炒作,人均GDP增长速度都不可能跟上贷款成本。贷款炒房,最怕房价增速不如借贷成本。3、5年徘徊,融资炒房这帮投机资金,就得集体跳楼。我估计,未来最大的坑,就在这帮货。照目前的态势看,棚改专项资金,会逐步淡出市场,造成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现金流恶化,直接影响到投机炒房。
财政部,可以大笔一挥,国开行这些钱不要了,全当中央支援地方。前提是,各地方政府真的要破产了。你看,辽宁就不装,大大方方把政府债务比例干到108%,超过警戒线了。怎么办吧?辽宁每年培养那么多大学生,都到一二线城市建设祖国了,省财政就这个鸟样了,你看着办吧。
市场经济,要求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必然导致各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地方债,除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海西,其他地区,中央财政准备兜底吧。每年GDP增速超过6%,财政部不来兜底,谁来?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可以集中资源全国调配,形成庞大的市场。
后一篇:信贷与房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