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态经济

(2018-07-06 17:05:07)
分类: 投资札记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框架里,根本就不存在生态经济的概念,把经济增长看做共赢游戏,永恒的指数增长,不存在负面因素。事实上,经济增长,会形成新的生产、生活秩序,会改变物质形态,依赖庞大的能源消费。能源消费,输入了低熵,释放了高熵,而所谓的高熵,其形态就体现在每年410亿吨碳排放
  高熵,必须要依赖低熵来消化掉。无污染的纯低熵,对人类来说,现成的选择,就是阳光、地球。人造的无污染低熵,要不就是依赖太阳能、风能转化,要不就是人造太阳。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低熵获取技术,绝对无法满足70亿人口集体步入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因此,世界人口再多,迟早会形成零和博弈。
  中国一年碳排放超过90亿吨,占世界碳排放大头,但是,中国是世界工厂,生产了大量商品出口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享受高生活水平、低碳排放,是因为有中国在完成生产制造。中国的碳减排技术发展力度,关乎到全人类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这种事,还真的要靠中国来做。只有中国具备强大的宏观执行力,实现低碳世界工厂升级改造。
  近期,发改委最新的关于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强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这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综合利用技术,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中国,即将步入发达经济体,这是近14亿人口迈入发达国家,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奇迹。未来,还有几十亿人口想要提高生活水平,还要严控碳排放,只能依赖低碳技术扩张。这是个巨大的市场
  我不认为煤炭、石油还有光明的未来,因为,除了化工需求之外,纯粹的能源消费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度会越来越低,但是,这个历史进程,绝非一蹴而就。生态经济,是唯一选择。全面转型生态经济,需要大量投资和先进科技,需要几十年时间打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理财与接盘侠
后一篇:裸泳与风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