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札记 |
经济学家思考经济增长问题,遵循的理论体系,关系到能否客观认清经济增长本质。由于,全世界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是从科班教育出身,因此,亚当斯密、凯恩斯这套体系出来的学者,很难摆脱从牛顿经典力学思维延伸出来经济分析体系。事实上,经济增长的源头在哪里,很少经济学家能真的理解。
爱因斯坦说过,人类所有物理定律中,最能经得起考验的就是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早就敏锐的指出,生命依赖吸收负熵来维系。经济系统,所谓的增长,是建立在吸收负熵基础上。因此,科学客观的经济学,应该建立在生态经济学基础上,必须要考虑整个生态系统的熵平衡问题。
大自然打造的生态体系,是经历自然进化洗礼后天然的熵平衡系统。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界精心构建的熵平衡体系,必然会遭到系统反噬。所谓的人类经济增长,通过大量吸收负熵,对环境造成熵增,被严重忽视的问题是,同样的经济总量增长,对经济系统外熵增量化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建立在牛顿经典力学思维基础上,将理性人和市场均衡视为理性分析基础的经济学思想,不考虑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施加的熵增,这种经济发展理论本身必然存在严重问题。建立在热力学定律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理论,就完全不一样,会计算获取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探索可以被生态系统消化吸收的负面极限问题。两种经济学理论基础不同,带来的分歧与冲突也必然不同。
美欧之间,最大分歧,就建立在对未来战略发展押注位置不同。在欧洲,以热力学定律为核心的生态经济学理论逐步占据上风,在美国,还停留在经典力学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学理论。那么,哪种理论更加科学呢?看过《星际穿越》么?看过的都应该很清楚,生态经济学才是更先进的理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