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井底之蛙

(2018-03-25 08:22:40)
分类: 投资札记
  我在大学做设计时,接触过自然语言理解,我很清楚这个产业发展过程。当我们用奔腾机处理人工智能问题时,很显然会陷入对因果分析的桎梏中。在计算能力局限下,人类必须要运用算法的力量,试图攻破人工智能。同理,当你阅读量不足时,你也是在试图运用你强悍的悟性,去成就辉煌。事实上,这些都是狗屎,没人是天才,除了阿尔法狗
  谷歌的电子图书馆计划,对自然语言理解发展有里程碑作用。谷歌的语料库,是世界最顶级。首先,谷歌有世界最庞大的电子图书馆;其次,谷歌有搜索引擎优势,具有庞大的自然语言语料库。在这种数据基础上,谷歌发展人工智能,并不是因果关系着手,而是从相关性。大数据,意味着全数据集。大数据分析不关心错误,关心的是相关性问题,通过文本之间的相关性寻找概率。
  一篇文下来,文本的上下文关系是决定歧义分析的关键。如果,你只是读一篇文,缺乏一本书的上下文关系理解,很多情况下也读不懂某些晦涩的暗语。如果,你只阅读一本书,也很难理解书中某些晦涩的用法,需要到其他书本中学习。这就导致,精确度提升的唯一方法,就是巨大阅读后形成的相关性。事实上,人脑的认知标识系统,也是如此运作的。大脑先形成概念,概念之间形成相关性,是相关性联络起庞大的认知系统。因此,准确的认知,必须要建立在天文数字知识图谱关系中形成的相关性分析。在计算能力不足时,人们会寻找因果,忽视了人脑智能形成基础在相关。
  井底之蛙,就表现在计算能力很差时,天真的认为自己的因果理解,凭直觉是正确的。由于,知识结构有限,在狭窄的知识图谱下,你无论如何分析,都不可能看清真实的知识相关性,因此,逻辑分析下因果关系很难精准。这个道理,就像是,我拿着大量法律文本,试图通过算法解决人工智能理解问题,根本就不可能解决大千世界不计其数的自然语言领域应用问题一样,样本过于狭窄,不是大数据分析。
  人脑,战胜不了电脑的关键原因,就在于此。柯洁,不是不厉害,而是,柯洁的数据分析系统是相关性与因果性相结合的系统。柯洁,在相关性处理能力有限情况下,必须要掌握一些千百年来积累的因果分析方法,通过模糊的计算因果概率去节约计算,而阿尔法狗根本就不懂因果,只是从海量相关性中训练出效率最优选择。人类,因为不够精准的因果推演,节约了计算,丧失了准确性。计算机则不同,通过巨量数据分析得出相关性分析结果,以此,预测未来。
  人的所谓的认知偏见,就非常容易出现在知识图谱匮乏状态下盲目应用因果效应。如果,芒格的格栅思维是因果律中最犀利的武器,那么,缺乏足够强大知识图谱支撑下的格栅系统,就会变成计算算法最优选择下非大数据系统分析结果。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正如谷歌团队所述,自然语言理解团队中语言学家越少,软件智能越高。计算机科学家,不理解语言,就不用分析因果效应,会用统计学方法处理语言相关性,反而大幅度提升了算法智能分析结果。
  井底之蛙,统一造型,就是学了点儿皮毛因果律,就妄想可以看透人间。事实上,这就像是4岁孩子学围棋,学了定式后,人人都会突然间会下围棋一样幼稚。不要忘了,围棋的深邃在于无穷无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知识图谱
后一篇:三阶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