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矫枉过正

(2018-03-16 16:26:34)
分类: 投资札记
  银行严厉监管,对整个行业提升资产质量、降低信贷风险,是有很大帮助,但是,矫枉必然过正。随着银行业不断深化资产质量严控,市场严重低估了这种强力监管带来的变化。
  某行西南地区出的案子,在全行业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家都做,也就是承债式收购。这种情况,对银行来说,风控的关键是资产是不是足值抵押。银行管理层,为了粉饰业绩,不想暴露出太多的不良和关注,通过承债式收购掩盖,背后很大原因是管理层激励问题,包括中国银行业缺乏不良资产管理高效机制,就很容易走这种快速通道
  不良资产新增、核销,包括资产处置,这是个系统性流程。太复杂,涉及到太多环节,牵扯到过多的管理层激励和监管层指标,就会很容易变成违规处理,通过内部手段解决问题,但对股东来说,这些都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这种信贷投放最后到底造成多少实际损失,到底产生多少资产减值。你若了解过这个案例背后的实际情况,你就会清楚,比罚款多不了多少,根本不是媒体宣传的那样。抵押充分,带来的实际结果,就是这样银行,这门生意,只要本质上审慎经营,想大亏太难了。人们认为最恶劣的案例,实际损失可以说忽略不计了,但股价跌的惊天地、泣鬼神,完全是心理游戏罢了。
  为什么,监管部门降低拨备要求,鼓励银行加快速度核销不良?道理很简单,过去银行管理层想要核销不良,监管层不允许、公司激励机制吃亏,谁会有动力主动核销?现在好了,鼓励核销,会降低拨备压力,因为,不良资产总量快速降低,新增拨备自然就会降低。有人说,新规不会刺激银行利润增长,一看就是不懂激励机制。一旦,监管层放开核销指标控制,银行大规模核销不良,势必会导致基数变小,新增拨备压力降低,形成更多的账面利润,有利于银行逆周期管理积累的利润释放。
  股票价格下跌,人们会找到各种理由来解释,但根本原因只是下跌罢了。银监会,抓个典型,吓唬一下全行业,立个规矩,让小弟们走正门,其实也是在规范游戏规则。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正门不好走,激励机制存在严重问题,才会导致这个死样。被抓的典型,倒霉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