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息差修复

(2017-10-29 14:27:48)
分类: 投资札记
  兴业的短板,就在于负债端资金成本问题
  由于,兴业银行不是一家以零售业务为核心的商业银行,就很难构建起庞大的低成本活期存款,这是兴业银行最大的缺陷。当然,一家银行的核心业务有很多发展方向,没必要每一项都是突出重点,但是,类似今年这种突然的监管方向改变,造成拆借利率大幅提升,就很容易对兴业的负债成本产生重压,造成业绩波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加大力度发展零售业务,构建起稳定的存款基础,没有别的好方法
  兴业的净息差非常低,前三季度年化净息差相比招行低了0.92个百分点,对应6万多亿总资产,就是巨大的主营业务收入差距。这个问题,短期发生改变的推手,就是拆借利率出现调整,价格下滑,会立竿见影的改变兴业的收入情况。长期发生改变,就只能试图构建起庞大的活期存款来源,发展零售金融业务,补足短板。
  冲击存款的一种折衷方法,就是高息揽储。利用较高的定期存款利率,吸引企业、个人大额定期存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立竿见影,见效快,可以锁定存款成本,但是,远不如形成庞大活期存款更低成本。招行和四大行的所谓存款优势,就建立在存在一批活期存款来源,这种竞争力也不是短期可以瓦解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手机支付、互联网金融,让活期存款搬家到互联网金融同业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年轻一代,卡上几个闲钱,都不忘了到支付宝上买个余额宝,这就是余额宝积累起庞大基数的根本原因。因此,所谓的活期存款优势,从长期看,有一个巨大威胁,正在加速到来,特别是随着手机支付应用不断深入发展,只会愈演愈烈
  从兴业的角度看,短期不可能实现类似四大行和招行的存款结构,只能通过对定期存款的高息揽储方式先构造存款结构。发信用卡,搞社区银行,丰富金融服务,这些策略能够在定期、理财业务上有所建树,就很可以了。也许,还没等兴业完成零售金融业务布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颠覆效益,已经搅动活期存款市场发生巨变
  我不太有信心看到未来十年中国个人用户账面上躺着大量呆钱现象,反倒是企业相对可能性较为大一些。如果,从活期的角度看,我更看好企业活期存款未来的相对稳定性。个人活期存款,将会愈演愈烈的定期化、同业理财化,被先进互联网科技影响,逐步脱离商业银行负债管理,这是必然的。
  兴业的净息差跌无可跌的历史时刻,可能就在当下,未来应该做的其实就是加大力度在负债、资产端发力拉动净息差提升。我相信,其中的阻力还是相对小的,相比招行高达0.92的净息差差距,可供改善的空间非常大,很显然未来双方在资产规模相同情况下,兴业更容易缩短距离。如果,双方风控水平相当,资产规模相当,那么,在目前市场状态下,长期走势其实不是越拉越大,更容易出现差距缩小,这是由双方净息差数据走势所决定的。所以,互联网上认为这两个企业差距越来越大的判断,大概率会被市场打脸,这是毫无疑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银行分化
后一篇:存款调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