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抨击亚里士多德,就准确的抓住一个很关键的逻辑点:整体论与还原论问题。波普尔,有点儿散文范,写的东西比较冗长,不适合简单理解。骨子里,剑锋所向就是对还原论的质疑,而文字上东拉西扯,属于文科生写文章风范。
人类的知识论体系结构,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基本奠定下一个系统结构。理解这个系统,要知道几个关键点。
直观,就是人类有种能力,可以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直观,不见得是真理,但是,可以成为假设。数学猜想,就是直观。比如说,费马大定律,没证明就不能说是真理,但是,直观感觉上会认为是可以随意应用的。数学世界是非常严谨的,依赖严密的证明。自然界,也存在利用直观分析事物的可行性,因此,人类经常用直观方法去看世界。
概念,A是XXXXX。A,就是对事物的定义。定义的结果,也就是各种描述,就是XXXXX。
逻辑学,通过演绎和归纳,人类扩张了知识系统。知识系统,是最终的目的。
以上体系,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从他开始,人类不断膨胀的知识库,就在自然界无限延伸了。这套系统,被称为还原论。毛病在于,还原论没有终点,科学总是无限接近真理实相,而不是最终的真理实相。好用,但归纳、实证的结果,总是不完美。
波普尔,就抨击亚里士多德把人类带到歧途,该负有重大历史责任。正确的思路应该倒着来,XXXXXXXXXXX是A,A的X属性是无限延伸的,因此,A是永远都定义不清的。这种思维是整体论,也就是现代的系统论。
波普尔,一辈子的贡献,都集中在对归纳法、实证主义的质疑上,而这种质疑是正确的。虽然正确,但是,没啥实用价值。
整体论、系统论,非常的艰难,倒着来确实是真理实相,但是,不太可行,不利于知识结构更新。哲学家,整天思考的都是这些玩意。
加载中,请稍候......